92.第 92 章
胡饼水分少能放很长时间,他和程刚各带了十张,剩下这两天,他就吃胡饼了,这些胡饼他是特意让人家单独加工的,有五张放了糖,另外五张放盐,这里的胡饼都是放些芝麻考,根本不放盐,盐贵啊放多了不划算。他现在除了胡饼和咸菜还有一包牛肉干,这是他这两天全部的食物了!
吃过饭收拾好活动下,在开考前如厕,回来刚坐下,嘡嘡嘡三声锣响,等发完考卷,打开看嗯,今天上午要考杂文,(杂文:是以封建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论、赞为体裁,让考生作文,类似今天的应用文写作。)
林亦看着考题,想了会有了大概方向后,提笔开始作答,主要就是把考题中的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要引经据典的写清,并加以夸奖,称扬。等答完试卷,也快到交卷时间了!
吃过饭略作休息,下午考诗赋,命题各做两首诗赋,赋近于诗而远于文。
林亦开始闭目沉思,时间充裕但是要做出精彩,并且出彩的诗赋,难啊,这个必须好好整理思路。
他在作诗上的天赋,用林秀才的话就是中上水平,偶尔会爆发一下,但是这种时候很少啊!
绞尽脑汁费了一下午功夫,才勉强做出比较满意的诗赋,交卷后真是着实松了口气,他最怕考诗赋,这个东西有时候要靠灵感发挥,没灵感的话,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干巴巴的,自己都看不下去!
吃完饭收拾好,还像昨天似的把油布挂好,今天不一定下雨,天气还是有些凉,挡上些好,省的着凉了,一夜好梦!
村里人都来了后,大家都在讨论里正召集他们有什么事,郑老伯来的晚,他是从地里过来的,把锄头放下,一脸疑惑问旁边正拿着烟杆抽烟的刘老根:“知道是什么事吗。”
刘老根摇了摇头,用手捻了捻烟锅,心思还在小儿子刘长盛身上,今天早上家里还发生了争执。
现在大儿媳整天在家里说酸话,话里话外都是小儿子刘长盛不适合读书,读了这么多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不是浪费钱吗,今年15岁也该说亲了,难道成亲后也要全家这样供着他读书吗。
这话今天被小儿子听到了,竟然跟他大嫂吵起来了,想到这里刘老汉深深吐了口气,家宅开始不宁喽,他也知道大儿子不是没有想法,只是还没说而已,但是供都供这么多年了,啥都没考上,他不甘心啊。。。
牛大婶今天没有席面,拉着儿媳妇和王婆子唠上了,“也不知道里正找咱们什么事,这也快秋收了,不能是要涨粮税吧。”乖乖呦那样就难过了,这样的事以前就发生过一次,那年南边发大水,地里的粮食大部分都淹了,那时朝廷就是把他们没受灾的地方粮税提高一成,救济南边了,虽然次年朝廷会少收一成的粮税,补偿给他们,但是他们那一年过的难啊,很多人家都指望那些当口粮的。
王婆子听了牛婆子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心里开始祈祷,南边风调雨顺,可千万别被牛婆子说中啊。
周围的人也在议论纷纷,这时每家每户的在家的都来了,能当家做主的人基本都来了。
江里正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就田地主家没来,往年也是有什么事都不来,都是他派人去田地主家告知,现在他都把村子里的人得罪遍了,还想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可能吗,不来你就别参与了。
清了清嗓子让大家安静,:“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村里有件大事跟大家说,也是好事,但是我说完你们参不参加,你们自己商量,参加的一会过来到我这里登记。”
江里正停顿了下,想了想林亦跟他说过的话,从新组织了下语言,娓娓道来:“咱们村子里穷啊,地还少,但是我们也要找出路让我们村的人富起来,怎么样才能让那些没钱娶亲的都能成亲,怎么样才能让家里生病的人都能有钱看病,不至于在那里等死,怎么样才能让我们都住上青砖瓦房,不在住现在可能遇上大雪,就会被压垮的土坯房,这些是我当这20年里正每天都在想的,现在让我们富起来的机会来了,那就是我发现亦哥儿知道怎么种枸杞树,并且他愿意把这个方法教给大家,而且种植枸杞树的地我们也想到了,就是我们村里还空置的200多亩荒地,我可以向衙门申请五年后给买地的钱,但是每年一成的粮税要你们自己交,种树的种子钱你们自己掏,每亩地100文种子钱,当然枸杞树要三年才能挂果,才会有收入,地侍弄的好,你们收成就多,地侍弄不好收成就少,这个你们心里要有数,这个风险也要你们自己承担,这里我们只是提供个方法,要不要试试你们自己做决定,收成不好也不要埋怨人,枸杞树成活最少15年,也就是说你种了枸杞树3年后有收获了,以后的12年里每年都有收获,还有就是镇里药铺收枸杞子干果的价钱是,每斤300文左右,一颗成年树采摘一次能得三斤左右的枸杞干果,而一年能采摘两次,我今天把话放在这,你们就今天一次选择种不种的机会,因为咱们村里就这些荒地,今天会分配完,然后我去衙门办理地契,到时候你们要是后悔也只能拿你们家的良田种了,还有我们新安村以后要成为远近闻名的枸杞村,你们学会种植方法除了本村严禁外传,否则一经发现就驱逐出村。”虽然他不明白林亦为什么让他这样说,但是这样一来他在村里的威望能更上一层了,当然最后一条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怎么能让别人学了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