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神医
王氏到底是心软的,“胡嬷嬷和李嬷嬷是我从娘家带过来的,在府中多年,办事妥帖,为人也可靠。”
温暖叹了口气,“我就知娘亲心软,可事情没查清之前谁都有嫌疑。我和二哥哥都商量好了,这件事就由我俩去查,不劳烦娘亲,娘亲照顾好肚子里的小弟弟就行。”说着,又用手指戳了戳王氏鼓起的肚子,“小东西,你们说是不是?”
王氏眼中染了笑意,有些无奈道,“这孩子,又瞎说话了。”她看了看二儿子温行之,十五岁的少年目光清朗,身上的风华气度初显,因常年习武,坐姿挺拔,看上去十分可靠,“如此,这件事娘舅不掺和了,行之可要好生帮着妹妹。”
温行之道,“娘亲放心,妹妹的事就是我的事。”
崔氏见事情这么定了下来,三房中还有事物,便与王氏和两个小辈到了别,回自家院子中去了。
崔氏在时温暖和温行之俩人还有些拘着,崔氏一走,屋里的长辈只剩下自家娘亲,俩人都活络了起来。温暖更是撅着小嘴,“娘亲,我饿了呢。”温行之刚练完一套拳,正是饥肠辘辘之时,温暖此话正中他下怀,他在旁点了点头,“我也饿了呢。”
王氏用手点了点温暖额头,“这么大了,还贪吃呢,小心吃成个小胖子,找不到婆家。”听着温行之在一边偷笑,王氏睨了他一眼,“你也是一样的,再如此不思进取,也莫想娶到好媳妇儿。”
娘亲是故意吓他们呢,温暖打蛇随棍上,立时将王氏抱得紧紧的,“找不到就找不到,我一辈子在家陪着娘。”
温行之到底是男儿,不像她那般对着娘亲撒娇,乖觉地答道,“娘说的是。”
王氏知道两个孩子没吃早餐,俩人才踏入梅馆她就让人去准备了,此刻她吩咐一声,丫鬟们便端着各色的点心、粥、清淡小菜、干果等各色美食鱼贯而入。因时根据俩人的口味准备的,桌上俱是这俩人爱吃的菜。
温行之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吃,可明眼人还是能看得出来,他比素日要多吃上三成。温暖则是一边吃一边满足地向王氏说道,“还是娘亲这儿的东西最好吃。”
“那就多吃些。”王氏给温暖夹了一个水晶虾饺,“娘听秋菊说,你这几日都没有好好吃饭,就忙着给外祖母画画了?”
温暖安慰母亲道,“哪有。”
王氏了解女儿的性子,“你呀,一画起来就挺不下来。母亲生辰还有七八天呢,又何必急在这一会儿。”
“外祖母七十大寿,女儿自然想好好地给她老人家画幅画。若是不早早画,恐怕得仓促收尾。”
王氏感慨女儿一番赤诚孝心,又心疼女儿,“你的心意你外祖母是知道的,可是暖暖,你身娇体弱,比不得旁人,还是需注意些。”王氏又唤了李嬷嬷,“一会儿去将令大夫请来,给三姑娘诊个平安脉。”
正说着,一个小厮一阵风般跑了进来,不等李嬷嬷训斥她无理,就匆匆忙忙地道,“大夫人,不得了了,府门口来了个老头儿,赖着不走了。”
本来这样的小事,是不必惊动王氏的。可那老头儿无论下人们怎么劝,不走就是不走,如钉在门口一般。温府又是最注重礼仪和脸面的,打骂驱赶老人这样的事儿他们是决计做不出来的。
王氏道,“你不要急,慢慢说。”
小厮顺了气,将事情经过复原了一遍:今日卯时,他送了府中几位老爷、公子出门上朝。那时温府大门外并没有什么人,一切正常。到了辰时初,几个丫鬟仆从准备开门洒扫,哪知一开门就见一位耄耋老人衣衫褴褛地坐在门口,几个仆人上去好言相劝,告诉老人家这里是温府的大门,可不能随便坐在这儿。又拿了银两饭食施舍给老人,可那老人却把银两饭食都扔了。一群人好说歹说,半点儿作用都没有。
那老人还说,没错,他就是要到这家来,让家主收留他这个孤苦伶仃的老头儿。这事儿他们几个做下人的岂敢拍板,何况老人看着年纪挺大了,指不定哪日就驾鹤西去了,哪儿敢随意收留。若是他家家人找上门来,讹上府中一笔,那才是倒了血霉了。不得已,才匆匆来禀主持温府中馈的大夫人。
王氏心地善良,听小厮说起耄耋老人、衣衫褴褛,内心几分唏嘘。可事关重大,没处理好被人讹诈不说,还坏温府的名声。几位老爷都是平步青云之人,长子温行之又才步入仕途。当今圣上以德治国,以孝为先,万不能让府上几位老爷少爷让别人捏了把柄,毁了仕途去。“我且去看看。”
温暖和温行之也站了起来,“我和娘一起去。”
王氏没有反对,带着一双儿女和几个丫鬟向府中正门走。温府一共三房人,每房人占据了一个大院子。每个大院都自成一体,一个大院中又有若干小院、花园、绣楼、会客厅水榭歌台等设施。大房居长,因此在整个府中最北端,二房三房分别在西南和东南,中间留出的区域为三房共同的活动空间,宽敞无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