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春闺记事 > 第301节进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1节进宫

  春闺记事

皇帝已经五天没有离开太和殿。


居庸关地龙翻身,灾情的奏章不断送上来。


皇帝和内阁的几位阁老昼夜不歇,批阅奏章,处理政务,遣派钦差,tiáo遣jūn_duì 预防,下赈灾银粮等。


直到了第六日清晨,才算忙出了些许头绪。


居庸关的守军,不仅仅是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作为大同守军的后应。


如今居庸关损失了一半的兵力,假如鞑靼人攻打大同,大同会吃紧。


皇帝既怕居庸关的难民叛乱,又怕鞑靼人趁火打击,入侵大同。


忙了五六天,局势控制终于有了布置。


第六日天明,皇帝把众位内阁都放回去休息。


他们跟皇帝一样,这五日来,都是困极了坐在椅子上小憩片刻,没好好吃饭睡觉。


人不是铁打的。


皇帝需要休息,大臣同样。


走出太和殿,正逢日出。


朝云千里,锦霞满天,一段霓彩悬挂在宫殿的飞檐上。


皇帝累得紧,走路也慢。


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去坤宁宫给太后请安了。


太监刘术跟在皇帝身边,问皇帝:陛下,玉辇已经备好,您乘坐过去吧。


皇帝轻轻摆手。


已经是六月初。


天气暖和,空气里有丝丝甜味徜徉。


这里离御花园远,花香不可能飘过来。


皇帝知道是自己的错觉,他对刘术道:居庸关的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朕不过是走几步路,怎么就累了?


他愣是苦民之所苦,徒步进了禁宫,走到了坤宁宫。


太后正在诵经,替居庸关的亡hun超度。


这些日子以来,太后也没怎么休息过。早起先诵经,再准备用膳。


此刻她刚刚诵经完毕。


看到皇帝进来,太后忙起身,迎了他。


陛下累极了,就不用专门过来。太后心疼道,里头有哀家,不会有事的。


皇帝lu出一个疲惫的笑容:好几日没有来看母后了。朕再怎么忙,也不敢不孝,否则何以治天下?


他因为好几日没睡,脑子转不动了,说话也是慢慢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说。


太后无奈笑了笑。


哀家尚未用早膳,皇上用过了吗?太后问他。


皇帝摇摇头。


太后吩咐人端了早膳来。


这几日,内宫的早膳都是一碗米粥,一个粗糙的窝头,一点小菜。


御膳房的听说皇帝在坤宁宫,另外给皇帝拿了两个白面馍馍。


皇帝愣住了。


太后解释道:这次的天灾,居庸关死伤无数。百姓家园被毁,生离死别,内宫不事生产,不能哺育百姓,唯有节省些。陛下要是吃不惯,回头去太和殿,叫人重新做……


皇帝眼角有点湿。


朕岂会吃不惯?皇帝感动道,只是苦了母后。都是朕治理天下,德行有亏,上苍惩罚朕,让朕的子民遭受如此磨难。也让母后跟着受苦。朕于家不孝,于国不仁,朕愧对苍生,愧对母后,愧对祖宗。


他吃不下,放了碗箸,深深叹了口气。


太后把筷子塞到了他手里:皇上不吃,哪有力气处理政务?天灾,哪里是皇上能预料的?


皇帝只得重新端了米粥,安静喝起来。


这个世上,他只能和自己的母亲说几句心里话。


mǔ_zǐ 俩用了早膳,宫人端了水漱口。


而后,又给太后和皇帝上了茶。


这次地龙翻身,朝臣们怎么说,定了何日祭天?太后问皇帝。


地震后,皇帝第一次进内宫。


朝政的事,太后也是偶然打听了些,不知道是否属实。


皇帝却先叹气。


周幽王昏庸无能,二年的时候,天降警示;汉成帝父子不伦,yin乱内宫,引得上苍震怒;隋文帝废太子勇,立晋王广为太子,册封那月,地震山崩,乃是储君所托非人。


朝臣就是拿这些话来说朕。朕既不是那不理朝政、专宠美人的周幽王,更不是那yin乱无德的汉成帝,他们就拿朕比作隋文帝,说这次地龙翻身,乃是朕有长子,却不将江山所托,常年不立储君,至天下安危不顾,才引得上苍如此震怒。皇帝道。


太后脸se变了变。


这是谭家的yin谋诡计。太后道,朝中的大臣,一半都是谭家的门生。他们一直上书劝皇上早立太子。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岂会放过?


皇帝何尝不知道?


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反驳了。


要是二皇子还在,他尚能挡出一招半式。


如今,只能顺应朝臣之意了。


母后,定了六月十八祭天祭祖。而后,就要立太子、立后了。皇帝道,再也等不得。兴许这次天灾,真的是惩罚朕不顾父子人伦,迟迟不立大皇子为太子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