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春闺记事 > 第166节假寒(加更求粉红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6节假寒(加更求粉红票)

  春闺记事

袁裕业非常孝顺。


大哥和二哥因为生意,过了正月十五就去了陕西。


家里只有他和父亲。


而他的父亲,是个不管事的性格。


母亲病倒之后,袁裕业自己寻了些药书看。


虽然只看了两天,却也熟记了些温病和伤寒的药。


生石膏的药性,正好在他熟记范围之内。


他并不知道是顾瑾之开了这方子,只是知道母亲怕冷,却开大凉之物,吓了一跳。又想起那位李大夫的药,让他母亲的病越来越奇怪,他心里对那位李大夫已经有了不满。


再看到生石膏,他就一头脑门子怒意。


此刻听了妻子的话,他愣住。


继而,他连连给顾瑾之赔礼道歉:“……我无心之过,七妹不要怪罪!”


他连作揖两次。


宋盼儿开始因为他叫嚷心里有点不痛快,此刻又见他是误会,态度又诚恳,气就消了。


而顾瑾之知道世人对袁太太这病容易误解。


袁太太这病,中医上叫“真热假寒”。


人们肉眼之能看到寒,又知道寒热相博,断乎不能想到热毒存体,阻碍了身子的气机,反而生出寒相来。


顾瑾之也起身,给袁裕业还礼:“原是没有说清楚的……”她又把袁太太的病因,跟袁裕业解释了一通。


顾珊之见顾瑾之没有生气,心里好稍微踏实了点。


袁裕业见她说得很有道理,又想起她的神奇名声。心里就信了六成。


他又给宋盼儿和顾瑾之道歉了一遍,自己拿了药方,出去抓药。


宋盼儿坐了一会儿,等身上的汗收去了些。才带着顾瑾之告辞。


四姑娘很舍不得她们走,苦留她们吃饭。


娘家不来接,她不能自己回去。虽然在娘家跟宋盼儿和顾瑾之也不亲,可到了婆家这里。就想和娘家婶婶妹妹说说话儿。


那边里屋,袁太太也吩咐丫鬟出来留宋盼儿和顾瑾之。


顾瑾之就对母亲道:“娘,咱们要不就吃了饭再回去吧?我正好看看亲家太太喝了药的情况。”


宋盼儿看四姑娘一脸的期盼,心里倏然有点软。


她就答应了。


大nǎinǎi忙亲自去厨下备饭。


宋盼儿和顾瑾之也移步到了花厅说话。


二nǎinǎi陪坐在一旁。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袁裕业就将药买了回来,吩咐丫鬟去熬药。


二nǎinǎi忙起身,亲自去熬,正好留下顾珊之和宋盼儿母女说点体己话。


“……三爷他方才,也是担心婆婆。话说得有点不妥。三婶别往心里去。”顾珊之仍想起袁裕业进门前气势汹汹的态度。又给宋盼儿赔礼道歉。


她知道宋盼儿爱记仇。


宋盼儿就哭笑不得。


“你三婶就这样小气吗?”宋盼儿道,“姑爷道歉的话说了一箩筐,你又来了!”


顾珊之心头微安。


正说着。袁裕业进了花厅,又给宋盼儿行礼。


他问了顾家人的安。又跟宋盼儿寒暄了几句。


宋盼儿问他:“姑爷如今在做些什么?”


“在读书。”袁裕业道,“二月份的春闱,我也要下场去试试……”


宋盼儿这才知道他是个举人。


她和二房不合,自己未来的女婿又是王爷,根本没法子比较,所以她也懒得去打听四姑爷到底什么人品模样。


如今再看袁裕业,生的一表人才,还是个举人。


宋盼儿就觉得顾珊之赚大了。


“姑爷定会金榜题名的。”宋盼儿说了句客气话。


袁裕业道谢。


又说了些家里的琐事。


最后,袁裕业才问顾瑾之:“七妹,家慈的病,热邪是从何而来的?我们知道了,以后也多加防范。”


这等寒天冻地的,的确难有热邪。


所以大夫看到袁太太又是那般寒冷,自然以为是阳虚。


“我瞧袁太太的面相,丰腴白皙,气血旺盛,平日里是不是爱吃羊肉或者乳羊羹?”顾瑾之道。


袁裕业恍然。


羊肉乃是温燥滋补之物。


去年开春的时候,袁太太也是染了风寒。


大夫说袁太太有点虚,而且体内寒湿,需要用温燥之物驱寒,羊肉最好。


吃了几顿,袁太太居然上瘾了,偏爱羊肉的膻味儿。


猪肉、jī肉也不爱吃了。


袁家也不是吃不起的。


于是,去年一年,从春上到冬四季,总少不得羊肉,连秋燥的时候,袁太太也有隔三五日吃上一回。


有时候做羹,有时候熬汁下面,有时候炖炒,每天都不带重样的,做给袁太太用。


“滋补之物,原是补气养虚的,可不能过量。咱们也不是那草原的游牧百姓,他们是吃习惯了,咱们可不行。像亲家太太这样,平日里不做重活,滋养之物消化不尽,全在身体里,反而给身子添了负担。”顾瑾之听了袁裕业的话,道,“她这是热邪久积且深,而且最近定是地炕烧的暖和了,又有外温入侵,才引发得如此……”


袁裕业听到她能一口断定袁太太的饮食,心里早已信了九成。


如今又这样一分析,就十成信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