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春闺记事 > 第092节宫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92节宫妃

  春闺记事

转眼就到了三月。


三月的京师,不似江南的烟雨画舫、淡花弱柳的明媚和煦,依旧很冷。


前几日天气暖和,迎春花刚冒头,鹅黄的花朵儿,娇软嫩柔;一场疾风,落英如雨,全部凋谢。


宋盼儿怀孕已经四个多月,小腹微隆。


她情绪有些难以自控,随着天气,也骤冷骤热。


三月初三这日,慕青和祝妈妈做了春饼。


京师的规矩,三月初三前后这几日,望族大户皆有春宴。


宋盼儿母女也接到了很多请帖。


很多人家门第很高,宋盼儿自觉是攀不上的。他们下请帖,无非是听闻了顾瑾之和庐阳王在说亲,看着顾瑾之身后的太后娘娘。


宋盼儿喜欢在延陵府那种日子。虽然大家来往,却是户门相对,人家不会低看她或者刻意有求于她。


带着目的的来往,让宋盼儿心里很不舒服,她借口身子不爽利,推辞了众多春宴。


就像初三这日,乃是大伯母宴请,一早就下了请帖。


宋盼儿一个月没有出门,其实也想去赶赶热闹。


偏偏昨夜一场雨,寒冷刺骨。


顾瑾之就说:“娘怀着身子,最是娇弱的时候。染了风寒,药也是不好用的。不如改日再登门道歉,推了吧。”


宋盼儿就没去。


慕青和祝妈妈用香葱、香椿芽做了春饼,端了上来。


宋盼儿和顾瑾之姐弟俩招到身边,一起吃饼,又叫人送了几块去外院,给老太爷、三爷和八少爷。


太后赏的这宅子,坐落在元宝胡同,紧挨着南昌王府和庐阳王府。


这两府。只是两位王爷进宫时落脚之地,家里除了看家的下人,并无家属,实则清冷得很。


而太后赏赐给顾瑾之之后,工部的人立马换了匾额,汉白玉雕刻着大黑字,上书“顾宅”。


这宅子设计巧妙。


进门就是一处池塘,建了凉亭为屏,与别家不同。池塘上架了九曲回廊,绕过长长的回廊。乃是正经的门房。


左右各两间门房,架了高高的拱门。


绕过拱门,才是顾宅的外院。


外院书房、客房、厢房。一应俱全。


搬到这里之后,庶弟顾琇之就被宋盼儿打发去了外院,


内院,则只有顾瑾之和煊哥儿给宋盼儿作伴。


这两日,宋盼儿正在到处求人。聘一位先生,教煊哥儿和琇哥儿念书。


只可惜,荐来的先生,宋盼儿都不太满意,就一直拖着。


琇哥儿在外院,跟着父亲读书;煊哥儿则跟顾瑾之。


宋盼儿咬着春饼。围着暖炉跟众人忆江南:“……到了清明的时候,租了画舫,一边游河。一边饮酒,听着曲儿,真是人间美事。我要是男人,才没有心思念书呢,亏得三爷能坐得住。”


说的众人都笑。


顾瑾之也咬了口春饼。眯着眼睛,回忆延陵府的春天。芳草萋萋,桃红杏青。风吹在脸上,暖融融的,似一双温暖的手拂过。


而京师,似乎没有春秋这两个时节,冷了又冷,就热了;热过了,倏然又冷了。


“不知道宋妈妈他们什么时候能到。”宋盼儿又感叹。


自从搬了家,宋盼儿就请人快马给延陵府送信,让她娘家的大嫂宋大太太帮衬着,家里的下人,她点名需要的,全部送到京城来。


其他的,依旧留在宅子里,等他们一年半载就回去了。


“快马送信,一个月能到延陵,只怕这会子他们收到信了。”顾瑾之笑着道,“坐船上京,却是慢些。可喜如今春暖河开,赶得紧的话,两个月就能到。端午节吧?”


宋盼儿就点点头。


如今她这院子里,内外用人都很紧巴。


先买的丫鬟,哪里顺手?


除了慕青,宋盼儿还跟大夫人讨了两个婆子来。


芍药、念露和顾瑾之的乳娘祝妈妈原本就是各个院子里管事的。她们再挑起重担,也不手生。


可外院很就缺人了。


好在司笺那小厮机灵透了,新买的小厮交给他tiáo治,很快就能服侍。


宋盼儿就更加喜欢司笺,索性抬了他做三等管事。


司笺不过才十五岁,乃是顾家最年yòu的管事了。


他还以为是顾瑾之说情了,特意买了新巧的玩物,悄悄送进来谢顾瑾之。弄得顾瑾之哭笑不得,让葳蕤拿了一包银锞子赏他。


外头春雨淅淅沥沥下着,寒意四涌。


吃了春饼,顾瑾之和煊哥儿依旧留在母亲的院子里。


煊哥儿的丫鬟带了书,拿给煊哥儿。


顾瑾之就跟他讲书。


她说得很直白,易懂,却不怎么正经。


宋盼儿听了直笑:“你要是这样去考秀才,先是气死主考官了。”


顾瑾之则笑道:“煊哥儿以后又正经师傅教授正经文章,我不过是讲解,让他记住,以后背诵更是容易了。”


宋盼儿自然知道,还是忍不住笑。


看着他们姐弟,宋盼儿又摸了摸自己微隆的小腹,心里踏实又安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