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安乐天下 > 第八十八章 喜事连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八章 喜事连连

  安乐天下

“真的吗?”长生又惊又喜。


众人都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


长生雀跃不已。


“安静些,别惊了你阿姐。”纪二太太就又提醒。


长生立刻就安静了,他很乖巧地挨着纪晓棠坐了,一只小手轻轻地搭在纪晓棠拢起腹部上。


看着长生小心翼翼的模样,纪晓棠的心几乎都要融化了。


“阿姐,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小外甥?”长生突然抬起头来,问纪晓棠。


这个问题,长生几乎是每次见到纪晓棠都会问。


“那要等明年了吧。”纪晓棠笑着答道。


“明年我又长了一岁。”长生计算着,“明年什么时候呢?”


“这个……阿姐暂时也说不好。得看你小外甥自己高兴什么时候出来了。”纪晓棠依旧笑着回答。


“哦,我知道了。”纪晓棠的回答有些敷衍,但是长生却认了真。


“如果我对他好,他高兴,就会早点儿出来见我对不对。如果我对他不好,他不高兴,就会不愿意出来见我。……我会对他好哒……”


长生趴在纪晓棠身边,对着纪晓棠的肚子开始絮絮地说起话来。


什么好吃的都留着给你吃一半,好玩的都收起来,留着给你玩之类的……


纪二太太和纪晓棠忍俊不禁,屋子里服侍的人也都在一边偷笑。


纪晓棠就不再理会长生,而是跟纪二太太和杨氏说起馨华堂的事情来。


“老太太身子骨还是那样,你姐姐前几天和怀瑾一同回来。他们生活的很好,说打算过几天一起来看你。”纪二太太告诉纪晓棠,如今家中一切顺利。让纪晓棠不必担心。


“大伯那里……”纪二太太和杨氏都没提纪大老爷,纪晓棠就多问了一句。


“还是老样子。”纪二太太也不好说纪大老爷些什么,就简单地说道。


看纪二太太的模样就知道,这个老样子,肯定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样子。


“大老爷还是沉迷风水,不过多糟蹋些银钱,其他的……倒也没什么。你大哥哥差事清闲,总看着大老爷的。”杨氏就说道。


“那就多累大哥哥了。”纪晓棠点了点头。


今天纪二太太她们过来,是纪二老爷陪着过来的。纪晓慕没有来,而是留在馨华堂,应该是为了看住纪大老爷。


说着话,秦震和纪二老爷就从前面过来了。


大家相互见礼。简单地寒暄。就坐下来说话。


“王爷,爹爹,可是有什么喜事?”纪晓棠就问,这两人一进屋,她就看见两人面带喜sè,而且竟还有些激动。


一定是有什么大喜事发生了,不然这两人绝不会如此。


王府此时,会有什么喜事呢。纪晓棠一时竟想不出来。


“不错,是有喜事。”纪二老爷立刻笑着应道。


“镇山关刚刚有奏报送了回来。”秦震拿出一张帖子。递给纪晓棠让她看。


帖子上,是简略抄录的祁佑年奏报的内容。


镇山关屯田初见成效,种下去的第一批土豆和番薯接连有了收成。


正如同纪三老爷所承诺的那样,这两种番粮不仅耐寒耐寒,不挑拣土地的肥瘦,而且比起大秦本有那些作物来说,产量也十分惊人。


边军和百姓们共同开垦的土地,收获的土豆和番薯,大体上已经能够满足今后一年镇山关官兵的粮草需求了。


果然是大喜事,就是纪晓棠本来就对祁佑年的能力有十足的信心,也对番粮寄予了极大的期望,这样的结果,还是让她喜出望外。


这样的结果,不仅意味着边军的粮草得到了保证,也意味着一旦推广开来,从此以后,大秦的百姓就可以吃饱肚子,不再受饥馑之苦了。


“这奏报……”纪晓棠拿着帖子,抬头问秦震。


纪晓棠也难得地有些激动了。


“奏报已经送入宫中,估计很快,大家就会都知道了。”秦震笑着道,“阿佑为大秦又立下一件大功。”


“是的。”纪晓棠点头,众人也都点头。


“小叔也是功在社稷。”秦震接着又说道,“这还不仅是小叔的功劳,晓棠也居功甚伟。”


“王爷为此也花费了许多心血。”纪晓棠说道,随即就笑了,“王爷,我们这算不算是互相吹捧。”


屋子中众人都笑了起来。


……


慈宁宫中


韩太后和隆庆帝都是满面带笑,隆庆帝甚至激动地在大殿上走了两个来回,直到体力有些不支,又咳嗽了起来,这才重新在韩太后身边坐了下来。


“我没有看错人,阿佑果真是可造之材。从此以后,我大秦再无忧患了。”韩太后有些激动地说道。


“母后说的没错,阿佑屯田有功,应该重赏。”隆庆帝接着说道。


祁佑年往镇山关去领兵镇守,他们已经几次下旨褒奖,祁佑年的官职,在武将中是极为少有的。


但是不论是韩太后,还是隆庆帝,在祁佑年的事情上都是少见的意见一致。


两人商量了片刻,就决定,给祁佑年再次加官,正一品的武职,祁佑年现在算是位极人臣了。


除了加官,韩太后和隆庆帝还准备了许多的赏赐,派遣了钦差,即刻启程送往镇山关。


“若蛮人再启战事,咱们对阿佑可就赏无再赏了。”隆庆帝笑着对韩太后说道,“母后有没有想过,为威武侯府加爵。”


韩太后本来笑着,听了隆庆帝的话,面上神情却是一变。


“母后……”隆庆帝立刻觉察到韩太后情绪的变化,略微惊愕之后,就明白了过来。


大殿上几个服侍的人都是韩太后心腹中的心腹。


“本来哀家是打算,阿佑做了长宁的驸马,等他平定了北蛮,就将威武侯府改为北靖国共府……”


韩太后不仅早就想过要为祁佑年加爵,甚至连封号都想好了,不过却有一个前提:祁佑年尚了长宁公主。


可是如今,祁佑年虽然尚未婚配,但是长宁却已经和亲去了北蛮。


这正是在这大喜的时刻,韩太后会突然变脸的原因。


她想到了长宁。


她此刻正在那蛮荒之地受苦的亲生女儿。


“母后……”想到了长宁,隆庆帝不得不安慰韩太后,“母后不是一直托了阿佑,阿佑也说,长宁在北蛮那边过的很不错。”


韩太后虽然狠心地让长宁去和亲,却始终记挂长宁,就私下使人致意祁佑年,让祁佑年注意探听长宁在北蛮的情况。


祁佑年每次送回奏报,都会附上一些长宁的情况,但也仅止于长宁平安,更多的,就是祁佑年也无法探听到了。


自从议和,北蛮大军就撤了回去,北蛮的王庭又在北方大漠深处,道路艰难,壁垒重重,消息难通。


“如果……”韩太后的目光投向远处的一片yīn影,“如果这番粮能早一点儿送进大秦,如果屯田能够早上哪怕是一年,长宁也就不用……”


可世界上的事情,哪里又有什么如果。现在的情形,已经是众人努力得到的最好的结果了,原本他们是没有指望的。


隆庆帝只能叹息,希望韩太后能够想开一些。


“哀家想,今秋接回长宁。”韩太后语出惊人。(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