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新崇祯纪实 > 72吃肉的魏公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72吃肉的魏公公

  新崇祯纪实

穿越成皇帝,既是一种福利,也是一个负担。


说福利,是因为如果运作的好,皇帝可以在短时间内就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说负担,是因为你不能像流贼一般肆无忌惮。


你有责任也有道义而且也必须去运行好现有的这个体系。


这既包括朝廷,又包括民间。


在朝廷来说,你要小心翼翼的保持它的正常运转不能出什么大岔子。


否则,崇祯末期就是个例子,赋税完成率只有30%,这点钱能干鸟?


甚至,你还会得到一些附送的动乱。


或者,就会像崇祯与宣统时期一样,文武官们都在演戏顺便看戏,坐等这个王朝完蛋。


在民间来说,你必须保证不出乱子,有灾必须救,有乱民必须平息。


否则一次规模不大的动荡就会消耗你大量的资源,再将一地打成废墟,留下个烂摊子还得你收拾。


而且,由于你是皇帝,你也别做梦占据一块地盘再东山再起。


因为一旦你放弃了天下去占据一块根据地,空出来的权力真空必然会有人去填补,这时候就会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这时候,皇帝的身份就会成为一种更大的负担。


因为你先天在道义上占据优势,你会成为各路枭雄的眼中钉,只要有机会,必然会先打击你削弱你试图取代你。


而同样原因,你无法像山贼流民一样躲起来偷偷的发展。


九成九的可能,你不会拥有壮大的机会。


即使是朱由检,他也自认没有机会。


因为,他本质只是个普通人,在一个近似于公平的环境下,与一票当世豪杰玩博弈,他觉得的还是去歪脖子树上吊更容易些。


当然,如果你随身携带了上帝给的某套外挂,那这些就都是屁话。


——


“王之心,给老魏念一念。”沉默一会用手指点了点桌子,朱由检吩咐王之心,又问道:“老魏,还不识字?”


魏忠贤老脸有些挂不住:“臣已经识得一些,只是看文章还是很吃力。


臣毕竟是年纪大了,学起来很吃力。”


这没辙。


魏忠贤听完朱由检的资料之后,很是疑惑:“陛下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口舌,臣有些愚笨,想不明白。”


“现在说了你也不明白,你照做就是。”


“臣遵旨。”


魏忠贤不再多说。


——


文渊阁里,魏忠贤再次来此与阁老一起议事。


“现在朝堂里充斥着这些话,陛下很不高兴。


咱家既然是皇帝的家仆,自然要为陛下分忧。


都是哪些人说的,该怎么查办,诸位都说说吧。”


“呵呵。”魏忠贤又笑道:“说起来,诸位都是自己人,咱家也不想弄得生分了。


大伙商议商议,该怎么向陛下请罪。”


“厂公这是何意?”


施凤来很愤怒,枉我为你鞍前马后效力数年,这一点小事就非得要我难堪吗?


“毁谤陛下,无论如何也要做出个交代的。”魏忠贤不阴不阳的道。


“毁谤?还请厂公指教何处毁谤?”施凤来气笑了:“如果真的是毁谤,下官自然会向陛下请罪。”


魏忠贤也笑了,慢条斯理的道:“咱家是个粗人,有话就直说了,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诸位莫怪。


咱家先给大伙念几个数字。”


天启六年,苏州府逋赋53000余两。


松江府逋赋20000余两。


顺天府逋赋900余两。


河间府逋赋500余两。


保定府税赋全部完成。


天启七年,苏州府逋赋148000余两。


松江府逋赋50000余两。


顺天府逋赋13000余两。


河间府逋赋10000余两。


保定府税赋全部完成。


一口气背完,魏忠贤又道:“说陛下厚此薄彼,咱家就想问问,说这话的人是怎么昧着良心说的?”


施凤来面红耳赤,辩解道:“江南赋税历来重于北方。”


“江南赋役是重,可江南赋役重在官田,民田的赋役可是与其他地方差不了多少。时至今日,官田哪去了?”魏忠贤不紧不慢的道:“哪去了,咱们都是心知肚明,就不必说出来折大伙面子了。”


施凤来沉默片刻:“江南赋税之外,杂项摊派亦是极重的。”


魏忠贤努力压下火气,他已经看出来,他的权威已经大不如前:“这些杂项朝廷可没收到一文,还不是江南人自个收去了?


何况,直隶供应辽西蓟镇宣府各处军粮,额外负担比江南又重了数倍。”


李国榗又来和稀泥,不愧是老好人:“纠缠这些已经没有意思了,厂公不如说说您打算怎么办?”


“咱家的意思,该给陛下上疏请罪的就上疏,该抓几只鸡的就抓几只。”


施凤来怒气上头,也是想借机隐退:“既然如此,下官请辞官归故里,以此向陛下请罪。”


说完之后,摘下乌纱帽放在桌上,拿起墨块开始研磨,就欲上表请辞。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