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新崇祯纪实 > 55汤若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55汤若望

  新崇祯纪实

二月二龙抬头,各宫都开始收起各种节日装饰。


四日,汤若望到了。


与皇帝见面时,汤若望一丝不苟的按照中国礼节叩见。


朱由检则仔细打量这个著名的修士.神父.学者。


如果只看背影,你绝不会认为这个人是外国人。


在中国近十年,他主动脱下教服换上儒袍,学习中文,研究中国的经史。


事实上,他的任务从来就不是传教,而是为教廷了解中国研究中国。


他学识渊博,精通数学历法天文等等,由他口述编译了不少西方著作,包括火器。


放在后世,一个双料博士是跑不掉的。


朱由检有心在这牛人面前卖弄一下对欧洲的了解,可惜想了半天,只记得此时是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好像是斐迪南。


还是别装逼的好。


“朕听说神父是在罗马学院学习的?”两人说了几句场面话后,朱由检问。


汤若望很惊讶,在明国,很少有人能分清欧洲的国家,更不要说知道欧洲学院了。


“陛下,是的。”


“神父应该对学院很了解了?”


“我在那里学习了三年,还算有一些了解。”


“了解学院的管理运行吗?


朕打算建设一所学院,需要管理与学科设置等各方面的知识。”


“知道一些。我可以协助陛下建设学院,也可以为陛下聘请所需的人。”汤若望精神一振,总算遇到一位对欧洲知识感兴趣的皇帝了,而借助知识传播神学,是最好的捷径。


“朕还需要佛罗伦萨的记账法,现在就需要。”


“陛下,您从何处知道佛罗伦萨的?”汤若望更惊讶了。


明国的人知道佛罗伦萨?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朱由检没有回答:“朕会先设立一所商学院教授记账法,教师由你负责聘请,管理也由你负责。


朕现在还需要编著一本数学教材,从开始认识数字到学院的整套教材。


罗马学院设立的其他学科,朕也会逐步一一设立,这些学科的教师与教材,朕希望你能提供。


嗯,神学院除外,你们愿意的话,可以自己想办法,朕是不会开神学院的。


另外,你们教廷想了解明国,朕也想了解欧洲。


所以朕需要你帮助翻译欧洲的书籍,各种书籍都要。”


这其中只有数学,朱由检还勉强可以编到初中的样子,可惜他既无精力也无兴趣。


其余的?


对不起,知识都已经还给老师了。


说起来,大明的数学这时并没有落后太多,可惜问题依然是不成体系,与其费力重新编撰,何妨借用现成的教材?


汤若望却敏锐的抓住了他的重点:“神学院!


陛下是说,您不反对我们建立神学院?”


“这等会再说。”


汤若望没有继续追问


这个皇帝给他太多的意外。


这位陛下野心勃勃,好像是要重新建立一整套的教育体系。


只是,汤若望久在明国,他不明白,这位皇帝如何才能突破儒家的禁锢。


对明国了解愈深,他愈是感觉到这种禁锢力量的强大。


话说回来,这是皇帝的问题,而不是他的,不是吗?


他需要做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一些借势的机会而已。


想了想道:“商学院不是问题,本地教会有几人懂得,我也略知一二。


澳门应该有一些数学教材,我可以翻译成书。


别的要求需要时间。


我需要请求教廷同意,之后才能由教廷派出教师携带教材与书籍前来,即使同意也需要大约一年半到两年才能回来。


翻译工作又需要一年,如果人员充足的话。


在这之前,我先翻译之前携带来的书籍。”


人员充足应该不是问题,礼部下属有通译人员,再培训一些,应该勉强够了,说起澳门,朱由检想起一事:“如果去澳门,给朕买一些远望镜回来。”


“没有问题。”汤若望很痛快,又道:“天启六年时,我在钦天监官员帮助下,编译了《远镜说》一书,陛下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一定要看。


这个望远镜,原理是知道的,不难。


可是若让他说弧度多少就抓瞎了,有了这本书,只需要操心玻璃就可以了。


玻璃也不难,现在大明有生产琉璃,只要对原料与工艺做一些改进就可以。


可去杂色的氧化锰添加剂他搞不清,没有检测仪器的情况下,可能也没法搞清。


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可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用的还是绿玻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