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新崇祯纪实 > 131陋规
字体:      护眼 关灯

131陋规

  新崇祯纪实

将三人叫进来后,何廷枢也没有刁难。


举荐亲朋好友乃是人之常情,别说李正泉,就是他自己也有些人需要安插的。


询问一番他们做事的细节后,也觉得可用。


“宛平现在有什么空缺?”


“回府尊,钱粮县丞、主簿、典史都已空缺。”


何廷枢想了想:“你们就分任这三个职位,不过一经举荐就担任七品县丞有些不合适,暂且都领正八品主簿做事,考评之后再说升迁。”


“具体职位由李通判安排,尽快将告身等送交顺天府。”


又正色道:“举荐你们,不止李通判担着干系,本官也是有些责任的,你们做事时务必谨慎。”


三人喜不自胜,齐起身道:“不敢有违府尊嘱咐。”


-----


何廷枢坐在条凳上,苦笑着看着一身铠甲坐在椅子上的皇帝。


李正泉走后,他随即进宫求见,却得知皇帝在外校场,也只好追到了这里。


看着这位,他心里一直在嘀咕,千万别再来个正德帝了。


岂不知,朱由检也在嘀咕,这位又准备出什么大招了?


他是着实佩服何廷枢,拟定的先军后政计划,愣是被何廷枢搅成了军政齐头并进。


再有什么大招的话,是不是要先政后军?


两人说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何廷枢道:“陛下,军事固然重要,可您是皇帝,应该更多的关注朝政。”


朱由检随口道:“禁军之事事关重大,朕不得不盯着。


再者政事不是有你们这些大臣嘛,你们做事朕放心。”


“臣谢陛下信任。”何廷枢只是随口劝一句,随即转向正事:“臣弹劾文安县县令、大城县县令...,昏庸无能、贪赃枉法。”


一口气报出七八个州县数十名官员名字。


“先生按惯例上疏即可,也将属意人选一同报来。”


朱由检不以为意,实际上他甚至有些奇怪,为这么晚才大规模撤换官员。


“臣还请将顺天府夏税推迟两个月。”


“这等小事先生上个奏章即可,无需特意禀告。”


何廷枢一愣,这位心够大的,问也不问一句为什么。


“臣计划在两个月内将顺天府田地清丈完毕,将丁银全部摊入田亩后再收取赋税,各种陋规则收入官中。”


朱由检一愣,摊丁入亩是张居正早就做过的,可火耗归公却没有先例,他也不记得有说过这事。


“陋规归公?”


“臣以为,有些陋规必须废除,有些陋规则可以保留,可以归入官中作为经费使用。”


朱由检觉得不靠谱。


清丈田地、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三件事,可是足足花了雍正好几年的时间,这位却打算一年就做完。


再加上他搞得官绅一体纳粮,皇朝时代对田赋的改革可就齐活了。


虽然有些疑惑,但这是好事,没有反对的道理:“先生详细说说。”


何廷枢细细解说一番。


陋规,就是灰色收入。


在大明被官员默认为合情合理的灰色收入很多。


最大项是官员收礼。


时至今日,大明官场已经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规矩,根据官位高低,‘年敬’、‘节敬’红白喜事之类。


至于办事要送礼,虽然大家心照不宣,可毕竟上不得台面,没人敢公开说。


还有火耗。


这是大明的惯例,收到农户的碎银子后,官府要熔铸成标准的50两元宝,这必然会有些损耗。


这损耗官府肯定不出,那只好农户出了。


这个太坑了,赋税大县好些,每两加一两钱,偏僻的田地少的县,火耗都能超过正税数倍。


还有盐规。


通常来说,过路的盐每百引要缴纳几分到一钱不等的银子,而在本地售卖的盐,每百引要几钱银子。


还有赋税赢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