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新崇祯纪实 > 100宣府.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100宣府.二

  新崇祯纪实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李国榗一时语塞,总不能说就这么放了吧!


何况,他也只是想保一保御史与巡抚,至于武将,做替罪羊还是极好的。


甚至于,御史巡抚也是能保则保,不能保就只能各安天命了,谁让他们做事顾头不顾腚。


“臣以为,将巡抚总兵逮至京师,交由三法司审理后按律处置。


御史无能,应下旨申饬。”思考片刻,李国榗提出方案。


“你们怎么看?”


“臣附议。”


三法司能审出什么结果,用屁股想也知道。


压住火气:“朕与你们一件件的说。


御史职责监察百官,做不到即是渎职。


如果不做惩治,朕还要御史干什么?


下狱,有问题按照律法罪加一等,没有问题开革除籍。”


“陛下,人有专精,并无全才。


御史无所作为,并非不能胜任其余职位。


若无过错,臣以为调其他部衙即可。”


朱由检怒了,屎盆子都敢扣皇帝身上了:“你是说,御史无能是因为朕?


是朕识人不明用错了人?”


“臣不敢。”


这些官员总是能成功的挑起朱由检的怒火,不能再说了:“即使有百般理由,一个无能之辈的评语总是跑不了的。


占着御史的职位尸位素餐,以致朝廷监察百官之事形同虚设,不严惩不足以告诫后人。


御史之事不容更改。”


“百万粮饷,俱是民脂民膏,是无数百姓的辛苦劳作,数万军士靠此养家糊口,岂是简单一句惯例痼疾可以糊弄过去的?


游击.分巡以上俱逮入诏狱,三法司陪审。”


“陛下,如此必然会引起边关动荡,陛下三思。”


“陛下,臣附议李阁老,逮巡抚总兵即可。”


...


这次可没私心,这些大臣是真的怕引起边关动荡。


毕竟,有乱子还得他们操心。


“朕已经决定了,诸位大臣退下吧。”


朱由检本来以为会有冲突的。


很意外,居然没起什么波澜


其实很简单,这事只是个体利益,牵扯不到文官整体,人家犯不着与皇帝顶牛。


中午还没过,田尔耕又来了,苦着脸呈上一份情报。


宣府士卒闹饷围攻太监王坤宅院之时,纷乱中走水。


火势挺大,所有账簿付之一炬。


朱由检目瞪口呆,半响后说了句:“特么的!”


居然是失火,传说中的查到哪,失火就到哪!


——


王在晋最近很是担忧。


削减军费之事倒是挺顺利,有祖大寿的例子在前,没人敢龇牙。


各处都削减了两成以上,天津卫那里干脆将万余新兵全部裁撤。


天知道这些新兵里有多少是兵滑子——就是每逢招兵就跑去报名拿到安家费就开溜的人。


通常,安家费是5-10两,与负责的军官瓜分一番,也是个小收入。


又调动兵力加强蓟州与密云,以防万一。


屯田由新科探花王德藻负责,这人挺能干,很令他满意。


也挺顺利,增加五六万石田赋总是有的。


至于锦州屯田,他压根就没想过,那里已经在事实上成了一个孤岛。


至于结局,无外乎或自愿或被迫放弃权力,就看他们怎么选择了。


这一点,他知道,祖大寿也知道。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不过他并不看好。


总之,关宁本地军官团黯然离场是注定的。


不过,虽然忙于在关内外削减军饷与梳理屯田,他却也随时关注着京师的消息。


这时候驿站一天180里很正常,不惜马力的话300-400里,如果不顾马匹死活,每日能达到500里以上。


京师与关外说近不近,说远的话,消息送达却也就是三四日的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