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大明的工业革命 > 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级

  大明的工业革命

朱舜看着站在那乐呵的七弟子徐积薪,这小子从小锦衣玉食的不知道柴对于老百姓的意义,要是知道自己发明的浮选法洗煤会对大明老百姓有那么重大的意义。


这个时候早就跑到爷爷的坟前痛哭,一是完成了爷爷的心愿,二是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没有守孝三年那件事徐积薪遭受了很多的咒骂和非议,心里憋屈。


朱舜在崇祯三年以前也不知道柴的重要性,这些年通过对大明风土人情的了解,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知。


二弟朱四海在松江府,就专门去了解了松江府的风土人情,了解的比一般松江府官僚乡绅还要透彻。


松江府没有山陵林麓,只能用水滨的芦苇和田地里种植的落实当做柴薪。


但芦苇和禾杆哪有木材耐烧,也没有木材数量多,这也就导致了松江府柴薪价银远远高于周围的府县。


一担柴的价银高达一斗米,还不是陈米,而是新米。


京城一担柴的价银也不过是三升米左右,只是松江府的三分之一,可见松江府柴薪的价银高昂。


在人烟密集的河南这种情况更严重,河南汝宁的人烟十分稠密,人多了用的柴薪就多,以至于很缺乏柴薪。


每年到了连绵的雨季,就算是富贵人家也会发生一件很难堪的事情,裂门以炊。


富贵人家都这样,何况是吃饭都吃不上的老百姓。


这还是在夏秋季节,一旦到了春冬,尤其是冬天老百姓就更凄惨了。


大明正处于小冰河时期,还只是立冬时节就到了零下十几温氏度,这要是到了寒冬季节,没有柴薪用来取暖的老百姓很难熬过漫长的冬天。


煤炭经过工业化以后,实现了量产化和廉价化,让煤炭可以用一个极低的价钱进入老百姓家里。


就是活人无数的功绩,积了天大的阴德。


徐积薪的这份功业已经不亚于大弟子宋士慧了,就目前的作用而言,还比大弟子宋士慧的高产杂交水稻更有意义。


推广高产杂交水稻需要土地,土地掌握在了官僚乡绅手里,遭到了各种阻挠。


直到崇祯八年快过去了,有利于万民的高产杂交水稻还没走出密云县,甚至还没走出官田。


煤炭就不一样了,工业派想卖到哪里就卖到哪里。


朱舜忽然又问了一句:“这种热效率很低,质量又很重的煤矸石,你这么看。”


七弟子徐积薪到底是明末井喷的科技人才,明白恩师说这句话的意思,绷着笑意说道:“这种煤矸石的作用虽然很差,但对于工业来说却有重大意义。”


“煤矸石热效率低,却也足够价格低廉,火势也好控制,完全可以用来替代软材成为烧制水泥和陶器的柴薪。”


朱舜终于是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老七还能想到这一层。


软材就是稻秆麦秆这些落实,比起木头要少的多,偏偏烧制水泥还需要大量的软材。


有了热效率很低的煤矸石,价银还低廉,终于可以大规模扩张水泥厂了。


灯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