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三国秦皇 > 第 32 部分阅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2 部分阅读

  三国秦皇

“峰儿,别着急,听为父说。”秦肃看得出儿子的好奇有些消散。


秦峰点点头。


“虽然没有人知道这铁牌的缘由,但是它依旧有大用。你说始皇帝陛下得到天下容易吗?”秦肃反问道。


当然不易,秦灭六国,这等伟业怎么会那么简单。要是人人可为的话,那还怎么会有春秋争霸,战国乱世呢。而且自己也是经历了一些的。


秦灭六国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重,三秦子弟失去了多少性命才换回的啊。尤其是灭楚时,损失最是巨大。这能简单?秦峰摇了摇头,“何其不易,那是数代人付出的努力啊。”


“是的,但是你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俊杰,英雄默默的付出吗?他们没能流传千古,却是实实在在的在为大秦付出,无怨无悔。”秦肃谓然叹道。


秦峰看见父亲又在回忆这段历史,心里有些不忍,父亲背负的太多了。于是转移话题,“可是这和这块牌子有什么联系?”


秦肃有点尴尬,自己真是越老越啰嗦了。


“怎么没有,你可知道秦时黑冰台?”


“什么,真有黑冰台?”秦峰很惊讶,自己前世不知道,只是后世的记忆里有一点模糊的印象。


“是的,黑冰台是秦皇最隐秘的情报组织,涉及之广难以揣测,秦皇正是凭借着优于他国的情报,步步占先,才一一灭国,创建了秦皇朝。”


“你熟读藏书,应该知道赵国名将李牧。”


“当然知道,那可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啊。怎么?”


“呵呵,可惜他却死了,不明不白被自己人杀了。”


“那和黑冰台有什么关系?难道是······”秦峰是聪颖之人,心里一亮,想到了一种可能,看向父亲。


“是的,那是黑冰台之人使的计策。据说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那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可是后来桓齮中计,损失颇大,失败而回。”


“可是始皇帝陛下在公元前232年,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


“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李牧击破秦军的同时,南距韩、魏。此后这李牧就成了始皇的心腹大患。”


听着这段历史秦峰很兴奋,这可是历史上都出名的名将啊。“那后来呢,黑冰台怎么做的?”


“后来始皇帝派遣黑冰台的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


“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一代名将身陨,这黑冰台的关系网之大,令人汗颜。”


秦峰被震惊了,者的是多么大的影响啊。


看着震惊的儿子,他继续说:“这只是始皇令作用之一,还有。你可知道秦时的铁鹰剑士?”


“这个知道,那是秦孝公时就有的。”


秦肃点点头,“是的,但是你不知道铁鹰剑士由两部分组成,一明一暗。明部铁鹰剑士去了咸阳当御林军或者皇宫禁卫,还有一部分便是在各大官员的府上跟随他们,做他们的贴身警卫,几乎所有剩下的人都到了秦**队中去,有些有领导才能的做了百夫长甚至千夫长,有些则只做了普通的步兵。”


“而暗部只有始皇帝一人知道,也只有始皇令能指挥他们,暗部铁鹰剑士更是厉害百倍于明部,他们为始皇帝陛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没有为人知晓。”


秦峰心里一个巨大的想法在萌动,难道这些现在还存在?


“至于最后一个作用,你知道了也没多大作用了。”秦肃坐下喝了口茶,说了这么多,加上他已经老迈,有点累了,等着秦峰消化。


半晌之后,秦峰看看压下心中激动,望着父亲。


却见秦肃又指着那些箱子,骄傲道:“峰儿,今天之后你就是家主,我会把家族的一切都交给你,现在就再看看这些。”


秦肃拿出供奉画像桌子上三卷蜀锦中的一一卷交给秦峰,让他自己看看,还说看完了之后再看另外两卷,然后自己就出了石门,剩下秦峰自己在石室。


秦峰接过那卷蜀锦,入手滑腻,蜀锦质量绝对上乘,拿到外面去的话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但此时却被用来记载文字,可见这上边的东西有多重要,宝贵。怀着好奇的心理,打开蜀锦要瞧瞧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被始皇后人这样看中。


看到蜀锦上的字,秦峰眼里开始露出惊喜,脸上的平淡渐渐被兴奋代替,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面的东西真是,不知怎么说了。


这个时代除权力外,什么最打动人,无疑就是这蜀锦上记载的东西。那就是金钱,多得能让秦峰活过数百年不止的金钱,越看秦峰越兴奋,越震惊。


很快秦峰就把蜀锦上记载的东西看完了,深深呼了口气,手指都有些颤抖。轻轻把看完的蜀锦放回原地,现在他更期待接下来的两本,不知道会给自己带那什么样的震撼。


拿起第二卷,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慢慢展开。入眼的是一个个名字,还有具体的住址,秦峰有些疑惑。接着看下去,慢慢地,疑惑在这一刻全然解开。那比刚刚还夸张的表情布满秦峰英俊的脸,甚至有些扭曲了。


那是什么?秦峰心里清楚,要是他把那些人都发动起来,现在的大汉必然会提前大乱,甚至不需用黄巾起义就能让大汉大厦顷刻间毁灭倒塌。还没有看完第二卷就这番表情,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忍着剧烈的震惊接着看下去,接下来的东西在他脸上已经找不到表情,因为秦峰不知道能怎么样了,他不敢再看下去,直接合上那卷蜀锦。


有些复杂的看着第三卷,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看。虽然那卷蜀锦已经有些陈旧,但他作为千年后的他知道,往往越是不起眼的东西越让人不可思议,越珍贵。修长的手指紧握,抬起又放下,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好奇终于打败了迟疑,秦峰握住那卷陈旧的蜀锦,做了个深呼吸,慢慢打开。


可是,他疑惑了,上面就像谁作的画,这让准备再受打击的秦峰有些迷糊。正准备研究一下,才发现那画下面有一些字,只是看不懂罢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儿会有一幅画,看样子还是很久以前就留下的。百思不得其解,转身准备去问问父亲。可是在他转身的那一瞬间,他看见了始皇的画像,脑海闪电般一划。立即打开蜀锦,仔仔细细的研究。


过了许久,秦峰抬起头,脸上露出笑容。果然不出所料,这就是那幅救了秦氏先祖公子高的地图,那个墨家子弟给先祖的地图。秦峰也明白了为什么要把这幅图放在这儿,如果没有这幅图,秦氏家族就不可能出现,或许也不会有自己的到来。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秦峰去除杂念,放下蜀卷,走向石门。


外面的秦肃已经等他好几久了,看见秦峰出来,秦肃起身看向他,面带微笑。


秦峰明白父亲的笑意,没说什么。


第八十二章决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秦肃本是希望儿子争霸天下,创建恢宏皇朝。但是看到秦峰笑眯眯的样子,也作了罢,路是他自己选的。随即心里的遗憾消散一空,秦家还得考这少年郎啊,或许因为他的选择,今后赢氏一族会拥有更加璀璨的光芒。


眼见飞父亲放下了心中执念,秦峰心里也好受多了,谁也不想和自己的父亲闹翻,尤其是他这个三世为人的孤独者。


“父亲,放心。路是我自己选的,就是跪着,儿子也会把它走完,因为这里流的是赢氏的血液。”秦峰郑重指着心口,满身豪气。


见到儿子那副舍我其谁,坚毅俊俏的玉脸上,自信却充满微笑,如沐春风。


暗道这家伙比他老子还俊,更加有出息。


他是越看越看得意,不由想起了几年前的最后那次月旦评。


话说这月旦评可是不同凡响,后世有史记载:月旦评,东汉末年由汝南郡人许劭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而许子将也算是当世俊杰,闻名于外。其兄许靖也是不凡,为当世大儒。


但是就是这闻名遐迩的月旦评却因三位少年郎而终结,这让大汉诸多学子名士纠结不已,是何人居然叫这名闻天下的许氏兄弟心甘情愿的闭门谢客。


在那时,这甚至掀起了一股讨伐热潮,说是许氏兄弟受人迫害,不得已而为之。然后又文词笔伐三个少年,端的是不为人子,竟敢无视当今大汉名士大儒。尤以世家子弟为最,甚至为了讨好许子将给自己评上一评,发动家族力量明察暗揪。然而,在他们快要找出那三位少年时,许子将出面澄清事实。


当日,月旦评结束之际,有三位少年前来拜见。


许劭疑惑不已,这月旦评都已经结束了,怎么还有人来,难道是有士子耽误,可以不能因为以两人坏了规矩啊。他们难到会不知道?


许劭没有想到他迎来的居然会是颍川三杰,这两年声名鹊起的三个少年郎。许昭当然是很惊讶,这几人中自己倒是见过其中两人,至于另一人还没有见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