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 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试 (月票加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试 (月票加更)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大秦统一天下太快,快到了极度缺乏能干的臣子。


版图迅速扩张,人口迅速扩张。


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的子民。在这个通讯手段基本靠四条腿的时代里,想要地方安宁发展,就需要有大量的治理人才。


悲催的识字率和文化普及程度,限制住了人才的基数。


短期内王霄能做的,不是去提高改变教育体系,而是尽可能的把民间的人才都收集起来用。先解决燃眉之急再说。


至于教育方面,王霄实际上早就在做了。


之前的医学馆就是如此,王霄亲自传授医术,再通过医学馆不断的招募人才培训,从而大幅度的提升了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


同样的,在秦国做事的墨家,按照王霄的命令成立了工学馆,开馆收徒传授制作方面的知识。


农家也是开了农学馆,主要传授农业知识。


这些年来,他们一批接一批的培训了许多人才,为大秦的国力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像是金属马镫,看似非常简单,可实际上对于材料学有着很高的需求。


青铜软,做不了。必须得是冶铁才行。


而且普通的含磷高的铁发脆,含碳量太高就会软,都不适合做金属马镫。


在王霄以这个时代的方式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并且给出概略的技术指导之后。墨家的工匠们花费了几年的心血,生生做出了近似于百炼钢,还有炒钢的技术来。


作为奖赏,王霄给相关的人员全部予以爵位提升,领头的直接位列大庶长,再上一步就是关内侯。其他参与人员,最少的也是十四等的右更起步。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金银铜钱,布帛美酒,华宅良田作为奖赏。


不过墨家的话,讲究刻苦修行,很少有谁会喜欢这种物质上的享受。


他们只对技术革新感兴趣。


王霄急需大量的人才来为官做吏,否则的话,他取消分封改为郡县就成了笑话。


天下间的人才,大都是属于各国的宗师与门阀豪qiáng大族之家。


因为只有这样的家族,才能供得起脱产男丁去读书。也只有大家族,才能有足够的藏书,并且请得起老师。


儒家为什么能发展的那么快,因为他们提出了‘有教无类’。


不看你出身,也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读书。这可比大家族之中的内部传递qiáng的多。


王霄扫荡天下,各国宗室与门阀豪qiáng,基本上除了少部分被吸收的,其他都是迁徙倒了四野边荒之地。


至少几代人之中,他们可以为吏,但是别想做官了。


王霄不能用这些人,所以他需要更多的平民人才。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一句就是,王霄发明了纸张出来,对于知识的传播具有革命性的效果。


以往都是用竹简来做文字记录。而竹简非常笨重,在上边写字也是非常困难。所以无论是传播还是记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普通的平民想要获得知识,难度非常大。


最简单的就是,他们连书都看不到。


也就是纸张出来之后,王霄又弄了雕版印刷,开始大规模的印刷书籍,这才使得情况逐渐有了好转。


原本他弄印刷术是为了大规模印刷邸报,从而占据舆论宣传的高点。


之后是负责过邸报一段时间的韩非,主动提出可以大规模的印刷书籍,从而提高知识水平。


虽然大部分的贵族门阀,都是敝帚自珍的垄断着知识。


可也有像是韩非这样,愿意提高全民知识水平的人存在。


王霄也不含糊,不但同意了韩非的要求,还专门在上林苑里划出来了一大片的地方,由庞大到不像话的少府组织了专门的印刷部门。


而且王霄还大方的拿出了宫廷藏书,印刷之后低价发卖。


正是因为大量原本很多人就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书籍出现,这才使得咸阳城周边的知识水平快速提升。


的确是只有咸阳城附近,因为想要传播到全国,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王霄这次搞考试,然后凭借成绩授予官职。


不仅仅是诸子百家闻风而来,就连贵族豪qiáng们,也是赶来了咸阳城,求得考试的机会。


春秋战国数百年,政治这种事情向来都是被各国王室还有门阀所把握。


想要做官,先看你爹是谁。


对于那些地方豪qiáng们来说,除非是和吕不韦那样搞事,否则的话几乎不可能有参与其中的机会。自然也就没有了发言权。


像是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们。往日里就是勋贵眼中的肥羊。


而现在,王霄给了他们一个正大光明参与政事,拿到发言权的机会。


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人太多,多到了关东兵马开始动员,向着北方集结的时候,咸阳城的周边已经是人山人海。


咸阳城的城墙已经开始拆除了,不过能够进入城内的人却是不多。


不是因为进城还要有身份,而是城里没有他们住的地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