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大唐承包王 > 第712章 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12章 根

  大唐承包王

李宽很忙,倒不是什么假话,虽说两个妹妹的婚事全权交给了儿子,不过现下已快到成婚之际,有些事情还真不是儿子能处理的。手机端 m.


比如,王元朗前不久到长安说冯盎会携家眷来长安城祝贺两位公主大婚,作为亲家,儿子的身份是够了,辈分却差的太远了,这便需要他亲自接待。


李世民与平阳公主等人聊着军校的职位与待遇,李宽没兴趣听,便近了厨房,只不过没他动手的机会,厨房中站满了人,侯君集的老妻还一个劲儿的说着感谢的话。


靠在门框上,也不打扰,似乎也没被忙碌的妇人们发现,听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自家儿子为何在候家跟在自己家一样,合着儿子把侯君集的大儿子弄到了台北从军,候家对他那叫一个感恩戴德,在管理工地期间时常出入候家,自然也就没人把他当外人。


至于李哲自己?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李宽自然清楚,自来熟,候家没把儿子当外人,儿子更不会把自己当外人了。


其实想想,也很能理解候家人为何对李哲这般热情。


候家乃是罪臣之家,侯君集如今能在军校混上一个教师的职位已经是陛下开了莫大鸿恩了,侯君集的后辈注定在大唐是没有前途的,不管是从军还是从政,都不会有前途。


哪怕侯君集的后辈中出现栋梁之才,在李世民还坐在那个位置上的时候便无任何出路,李世民和朝臣不会用一个谋逆之臣的后代这是必然的。


再看看李世民的年纪和如今的身体,别说十年或许二十年,候家后辈都不会有出头之日,而李哲却给了候家这么一个机会。


“楚王殿下。”一位妇人总算发现了靠在门框上的李宽,惊呼道。


“父王,您何时来的。”


“刚来不久,本打算看看饭菜如何了,倒是没想到听见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李哲没明白老爹的意思,有些愣神。


“行了,快一点,大家可都饿着呢。”


李宽也不管自己这句话对于候家人来说有多大威力,说完也就走了,刚走到大厅就见着候家妇人战战兢兢地端着盘子出来了。


李宽失笑,不知该说什么好。


最先上的菜快凉了,李哲才带着候家的妇人们,端着最后的菜肴上桌。


“皇祖父,可以用膳了。”


众人落座,李宽笑道:“大家尝尝这小子的手艺,若是入不了口,回府之后我便操练他。”


听李宽这么一说,李世民皱起了眉头,其他人甚至没敢动筷。


跟着老妈混饭吃的柴令武吓得肝儿颤,受到老娘的眼神之后,才鼓足了勇气,笑容难看的问道:“哲儿,这些菜之中哪些是你做的?”


“凡是肉菜都是侄儿做的。”


李哲露出两排大白牙,看着有些傻里傻气的,早些年与柴令武这位表叔的那点恩怨早没了。


“你小子让哲儿做菜?”李世民不满的盯着李宽,动了筷子,尝了尝,看着李哲笑道:“厨艺比宫里的厨子好,但是······”


但是的话没出来,李哲便笑道:“皇祖父,父王治大国如烹小鲜,皇兄偶尔登基之后都会偶尔做几道菜,孙儿也认为偶尔下厨烹饪几道小菜,挺好。”


“好好好。”李世民大笑,招呼众人,“大家都尝尝哲儿的手艺。”


这就是华夏历来的传统,隔代亲。


李宽仿佛将心里的怨念全都发泄在了菜肴上,恶狠狠的咬着。


用过晚饭,李世民提议去工匠的宿地看看,李宽觉着没必要,他相信自己儿子的眼光。


李哲也觉得没必要,承包的商人不是出自楚王府就是他选出来的,都是善待工匠的商人,否则过不了他那关。


不过老臣们都认为很有必要,李宽父子也就没多说,权当饭后散步消食了。


一排排整齐的临时宿地看着就令人心情舒畅,也不是没有看过工部、将作监修建工程时的临时宿地,但是与眼下的临时宿地相比,便显得没那么规范了。


似乎凡是有楚王府参与的工程,总有一股子其他工程比不了的工整。


工匠们的饭食总是比皇帝的饭食要晚些,李世民一行人到的时候,工匠们正围着灯火用饭,偶尔爆发出一阵欢笑声,评论几句哪位厨娘的屁股大,好生养。


被评头论足的厨娘也不恼,胆子大些的还朝工匠们呸一口,更大一些的,便会叫嚣着都是一群没卵子的怂货,老娘等着你来你也不敢来。


一般像似这类妇人,大都都是寡妇,胆子大的没边,只不过也就是面对工地的工匠们才敢如此,面对李世民和一帮朝中重臣,连话都说不出来。


就比如现在。


李世民搅动着锅里的肉骨头汤,皱着眉头问道:“怎么被人啃过的骨头还放在锅里煮?”


帮厨的妇人战战兢兢的站在一旁,差点没给吓跪了。


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李世民看都没看李宽,直接吩咐道:“让此地的商户来见朕。”


柴令武心里“咯噔”一下,小心翼翼的回道:“陛下,这里是小侄名下工匠的宿地。”


柴令武觉得很委屈,自己在饭食上明明就交待过不要亏待工匠,千叮咛万嘱咐,谁曾想工地的管事瞒着他干这种事。


一道道目光望向柴令武和平阳公主,柴令武吓得就像一只受惊的鹌鹑,平阳公主怒急,眼看就要教训不成器的儿子。


却听魏征言道:“陛下,此事怪不得柴公子,大唐工地的饭食都这样,在老臣看来,此处的饭食已经不差了。”


看看,人魏征多了解情况,一个个的都没见识。


“魏爱卿何出此言?”


魏征笑道:“近来年,百姓越发富庶,却也没忘记早些年的苦日子,啃过的骨头熬汤更加出油水,汤也更美味些,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工匠们没那么多讲究。


柴公子下属工地的饭食其实不差,您看看工匠们的饭碗里,是不是有肉亦有菜。在其他地方,很多工地的工匠连口热汤都未必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