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逍遥侯 > 第1343章 讲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43章 讲武

  逍遥侯

讲武堂内,学员们正在争论一个问题,以强汉朝如今的实力,应该先伐北汉,还是先伐西蜀?


李中易领着高强和张三正,就站在教室的门外,默默的倾听着学员们的发言。


讲武堂中的学员,都有参战的经验,个个都是从实战中走出来的军官。所以,学员们的发言,哪怕再离谱,也基本符合兵法的要诀。


按照李中易定下的规矩,讲武堂的教官们,也已经轮换了好几遍。


很简单的道理,理论必须结合实际,才会对实战具有指导意义。如果,进了讲武堂后,再也没有领兵打过仗,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可能,不是一般的大。


自从,杨烈和几名都指挥使级别的高级将领正式封侯之后,李中易就把他们都塞进了讲武堂里,让他们彻底的静下心来,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今天,李中易特意过来旁听杨烈等人的授课,没想到,刚到教室门边,就听有人说,“以我之见,完全可以先伐南唐和吴越,取了江南的粮税重地,再腾出手来,收拾北边的刘汉和西蜀。”


很快,李中易就听见了杨烈的提问,“想当年,西晋就是先灭西蜀,后灭东吴,你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杨帅,末将以为,如今的形势,已经和当初完全不同了。我军拥有强大的水师,只须骑步军八万,便可吸引南唐军的主力,于洪州一线。实际上,我军主力十万兵马,乘船走海路,先取了吴越,占领在江南的落脚地之后,两面夹击之下,南唐必灭。”


李中易暗暗点头不已,根据参议司的建议,统一战争最先开始的目标,便是龟缩于苏杭一隅的吴越钱家。


此时已经不同于往日,在整个华夏诸国之中,强汉朝的水师力量已经异常之强大,战船超过了两千余艘之多。


平日里休战的时候,从江淮运粮食进开封城的主力,便是水师的运输船。


不过,水师固然强大,其实也有隐忧。当初,为了充分利用海路运输的便利条件,很多战船的木料,并没有作风干数年的处理。


这么一来,战船的整体寿命,就要大打折扣了,,“末将第五军丙营都头李敢,叩见山长。”


李中易哪怕已经当了皇帝,只要在讲武堂内,偏偏喜欢人家唤他为山长,而不是皇上。


“李敢?呵呵,不知你与大汉朝的李广将军……”李中易故意停顿了一下,等着李敢的解释。


李敢昂首挺胸,朗声道:“不瞒山长,李广将军正是在下家族这一枝的嫡脉先祖。”


“哦,难怪契丹人畏你如虎,果然是将门出虎子呐……”李中易立时来了兴趣,便借着记忆中的印象,和李敢交流起李广家族的一些往事。


李敢起初很有些紧张,渐渐的,发觉李中易很温和,也就没那么拘束,也敢说话了。


原来,李广自杀之后,居于陇西的李氏家族,便分了家。


李敢这一枝的先祖们,为了纪念李广和李敢,其每一代的家主,居然都叫李敢。


李中易心里觉得纳闷,除了他这个不遵守儒教规矩的怪胎之外,居然还有人不怕犯了的忌讳,偏喜欢用先祖的名讳。


客观的说,狗娃的大名叫作李继易,其实从礼教而言,是极其不妥当的。可问题是,负责给长孙起名字的李达和,偏偏以李中易为荣,希望狗娃能够继承李中易的事业,如之奈何?


规矩嘛,都是人定的,前有李继易,后有李敢,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何况,李敢家里世代习武从军,并不讲究儒教的那些规矩。


不管多忙,李中易的习惯是,每十日至少来讲武堂授课一次,并找几个学员军官谈话交流一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中易的这个习惯,在讲武堂内,已经成了尽人皆知的惯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