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大戏骨 > 782 初面印象
字体:      护眼 关灯

782 初面印象

  大戏骨

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赚钱,不赚钱?艺术,不艺术?底蕴,真正的区别在于底蕴,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思想沉淀的底蕴。


比如说,法国电影里的台词或多或少都带着哲学的风范;比如说,意大利电影的镜头运作始终扎根于现实主义的风格;再比如说,德国电影对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的敏/感和敏锐可以渗透到不同类型的电影之中。即使是纯粹娱乐至上的爆米花电影也不例外,台词的撰写、角色的设定以及故事的走向,这些框架结构之上,或多或少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底蕴。


欧洲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和动荡,这些思想层面的变化,深入骨髓,旗帜鲜明地将他们的艺术创作与美国区分了开来。这些所谓的“底蕴”,在美国流水线式的电影之中乏善可陈。


所以,欧洲电影总是排斥好莱坞出品,即使是戛纳电影节出于商业考量,俨然成为了好莱坞位于欧洲的前哨站,但戛纳的影评人们对好莱坞也总是苛刻而挑剔的。美国电影人想要在欧洲站稳脚跟,乃至收获认可,需要付出无数努力。


安迪-罗杰斯提前抵达柏林,就是出于如此考量。对于艺术电影出身的演员们来说,欧洲市场的肯定和支持,这是无比重要的;继而成为艺术演员们回归好莱坞之后,更上一层楼的重要筹码,开启事业的新篇章。


最典型的就是西恩-潘。这位坏小子演员,虽然是在好莱坞起步的,但美国电影圈却对他一直不太感冒,反而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友善地打开了大门,在十年时间里,勇夺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影帝,完成大满贯之后,他才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先后两次登道,“最后一个提问!这次提问结束之后,新闻发布会就要结束了!”今天接下来还有一系列行程,再耽误下去,后续行程就要挤成一堆了。


在现场一片手臂森林之中,托尼做出了选择,那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看起来还未满三十岁,她提出了一个笼统的问题,却足以让现场记者们满意,“我是来自’泰晤士报’的斯蒂芬妮。我想请问一下,各位主创人员,对于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我希望每一位剧组成员都能够回答。”


狡猾的提问,但现场的记者们都纷纷吹起了口哨,表示赞同;站在一旁的主持人很是无奈,只能摇摇头,不得不扬声说道,“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倾听托尼和蓝礼的回答,十分抱歉。”


在现场一片失望的哀嚎声之中,托尼脸上带着老顽童般的笑容,以一个提问的方式作出了回答,“疯子,蓝礼是一个疯子。”托尼满不在乎地说道,剧组成员们都已经乐呵呵地笑了起来,而台下的记者们则是满头问号。


托尼却视而不见,难得一见地,认真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在表演过程中,在拍摄过程中,蓝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总是把自己逼迫到极致,有时候,我反而能够从他的表演之中得到创作灵感,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在我这些年的导演生涯里,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蓝礼不由莞尔,轻笑出了声,“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此为止了。托尼说出了我想说的,我现在总不能说,托尼也是一个疯子。否则的话,明天柏林电影节的官方场刊就要说,这是两个疯子的电影了,我想,这对票房不太好。”


诙谐幽默的语调,再次让笑声爆发开来,记者们着实是忍俊不禁。


稍稍停顿了一下,蓝礼又接着说道,“事实上,我对整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卡尔和托尼创作的初衷。他们将视线聚焦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上,希望反应一些现状,也希望探讨一些问题。在我看来,这是十分难得的,恰恰也成为了整部电影的灵魂。对于我来说,这给予了我表演的力量,同时也使得这一次合作过程变得无比特别。”


没有插科打诨,没有嬉笑怒骂,而是真挚地发表了观点,现场的记者们都陷入了沉默,专注而认真地看着蓝礼。


蓝礼扫视了一下新闻发布会现场,然后微笑地说道,“现在总算是有一点柏林电影节的感觉了。”肃穆,深刻,沉稳。


如此调侃在记者们的脑子里溜达了一圈,掌声、口哨声和哄笑声同时响起来,整个新闻发布会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落下了帷幕。


剧组主创人员们鱼贯离开了现场,而记者们则依旧停留在原地,叽叽喳喳地交换着意见、分享着看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