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七十六章 玉米
新书推荐:
大明文魁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听闻是苞谷,这令林延潮来了兴趣。
林延潮知道后世有人用苞谷来称呼玉米。
林延潮心底打着鼓,探身问道:“此物从何而来?”
徐贞明回道:“是下官一位同乡在陕西任官时,听说下官在寻屯垦旱田之道,故而推荐此物给下官的。”
林延潮有些没底,这恐怕就不对了。
玉米是产自美洲的,要进入中国,也唯有缅甸至广西,或东南沿海,怎么能是从陕西而来。
徐贞明见林延潮露出疑惑之色,当即道:“部堂大人明鉴,此苞谷确实乃耐旱之物,此物花开于到这里,徐贞明已是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
林延潮不由也有些伤感,一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安慰徐贞明,徐贞明半响后方才停住,然后站起身来道:“徐某的个人祸福早已不计在心底,今日来能得到部堂大人的支持,明白徐某这一番用心,足矣!士为知己死,徐某必以死报答部堂大人的知遇之恩。”
徐贞明如此,却令林延潮一时语塞,半响道,不要说这样的话,孺东兄,记住你我都是为了百姓做事。
徐贞明点点头当下道,部堂大人,眼下手中之事千头万绪,下官就不多留了,曾着还未天明,徐某再赶几个章程出来,告辞。
“好,济川替我送一送孺东兄。”
徐贞明走后,林延潮当下回到了书房沉思。
眼下商业经济眼下十分不发达,故而历史上红薯,马铃薯之物推广,朝廷起了很大作用。
比如在清朝,乾隆皇帝亲自下旨,将种植红薯作为国策推行,当时各种条件已是成熟。
至于为什么赶着,因为林延潮知道最少二十年后明朝将进入严重的小冰河期。
这时从陕西陆续至各省已乱成一锅粥,以政府在地方的基层力量,根本无力推行红薯,马铃薯之物,所以自己才倚重于徐贞明,借助于朝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