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第258部分阅读
“我等不敢不从”先喝了血酒,又摆了吓唬,众军官终于接受了这六条特殊军纪,心说这穷地方也没什么好图的,就忍他个一年半载也无妨。
待俞大猷归位,沈就又道:“然后是训练委员会,同样一人为主,两人辅助。”说着他拿起一根令箭道:“戚总兵,我任命你为总教练官,负责操练全军将士。”
“是。”戚继光上前一步,接过令箭,然后退回原地。听沈就的具体要求:“第一,尽快使官兵摆脱散漫,保持紧张;第二,训练以山地作战为主,贴近各种实战状态;第三,抽调各营精锐炮手,组成直属炮团,由西洋教师传授打炮技术”他要是说什么基础弹道学,估计满屋子人都得听晕了,就换了个笼统的说法,也顾不上好听难听了。“遵命”戚继光沉声应道。
“时赣南山区的封锁,已经四个月了。”沈就的目光重新投向众军官:“叛匪的日子越发难过,很可能狗急跳墙,我们必须做好迎敌准备,同时也要准备好主动出击。所以,从即日起全力练兵,不得有丝毫怠慢。”“是”众将齐声应道。
“山地作战与平原上大相径庭,你们应该深有体会,三位总兵都有过山区剿匪的经历,应当好生总结经验,加以探讨”沈就微笑道:“这可不光是戚总兵一个人的事,大家一起进言献策,争取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还要大人多多指导。”戚继光谦虚道。“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沈就摆手笑笑,看一眼刘显,道:“还有就是作战委员会,刘总兵。”“奋。”刘显心说可算轮到我了。“我任命你为总作典官。”沈就沉声道:“总领战前谋划,战时指挥
刘显一听是让他指挥全军,心里像喝了蜜似的,暗道:看来是我多虑了,大人并不是让这俩人来架空我的。便抖擞精神道:“请大人指示丁,
沈就点头笑笑道:“尽快打一场漂亮仗,提振一下士气,也给我减少点压力。”说着把令箭递给他道:但其体的作战训练,我是不会插手的,我给你们当好大管家,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就行了。”说着朝三人语重心长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能不能成为好汉,就看你们三位能不能精诚囹结,全力付出了。”说着起身深施一礼道:“拜托了”
“我等谨记大人教诲”三位总兵大人,带着几十名高级将领,一齐激昂答应道:“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去吧”沈就一挥手道:“我这里只有庆功宴。”“搔等告退一一一一一一”
望着众将领鱼贯而出,沈就不由舒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恢复下气力,便转到后堂去了。
等他换穿便衣,来到书房,沈明臣和余寅早在那等着了,一见沈就进来,沈明臣便嚷嚷道:“今儿竟是革一次见大人穿官服,真是太气派了,那叫一个威严啊”说着眨眨眼道:“不过话说回来,您干吗老穿布衣呢就算是人生得再俊,也得靠衣服衬托啊。”“是不是有人说我沽名钓誉”沈就坐下喝口茶,拿起块茶点慢慢咀嚼。“那到不是”沈明臣道:“只是觉着跟您的身份不称。”
“呵呵”沈就擦擦手。道=“要说相称。那要改的地方可多了”说着呵呵一笑道:“我身为三品侍郎,东南经略,离京得坐十六抬的大轿吧得有封疆大吏的长长仪仗吧得有自己的亲兵营吧锁府之内,除了大小官员、卫兵亲随,还得有侍妾若干吧至于种花的,砍柴的,洗衣、采办最少也得上百人吧”
听完沈就巴拉巴拉,如数家珍,余寅缓缓道:“听说就林公开府时,府上有五百余人伺候,是真的吗”当然是问沈明臣了。“那只是杭州行辕一一一一一一”沈明臣道=“南京总鲁府,平湖别墅。台州行辕,等五处备用的地方,都常年有一二百人不等。”
“看来大人是吸取了胡总喑的教训”余寅目露赞赏之光道:“贤臣萁子见纣王用上象牙筷子,便忧心国君会堕落,因为他知道,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原来的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林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人的是无穷尽的,只要开了头,就会越来越难以满足。”
“是啊,就林公常说的一句话,是大行无须拘小节,微瑕不掩美玉光。”沈就轻声道:“我也曾经相信过,但看过了李就、赵文华、严世蕃乃至就林公的败落,细细思量之下,才知道千里之堤溃蚁岤,小节不修坏大事,实乃真理也。”说着正色道:“就自知品行不算高洁,也没有圣贤的定力。只能防微杜渐勤自省,索性用个笨办法,坚持不用象牙筷。”
余寅闻言,起身朝沈就深鞠一躬道:“您能说出这样的话,就值得学生追随一声”说着毫不犹豫的跪拜道:“余寅拜见主公。”包括他在内,四大谋士一直对沈就以大人相称,摆明了就是以幕友的身份自居,帮你解决一下东南的问题,等着事情了了,大家就各回各家,谁也不欠谁的。
但这称呼一改,性质马上不一样了,那就表示要鞍前马后,辅佐他一辈子这对很多自恃清高的文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比如沈明臣,就感觉有些尴尬,他可不想放弃幕友的身份,以臣下自居。
好在沈就明察秋毫,一边请余寅起来,笑道:“三国都过去一千多年了,哪里还有什么主公,咱们一起合力做一些事情才是正办。”说着紧紧握住他的手道:“咱们都是朋友,一辈子的朋友,一起做大事的朋友”
这话不仅让余寅的满腔热情得到了高规格的回应,也把沈明臣的尴尬消弭无形,让他暗暗感激。便不再管沈就的穿着,回到正事上道:“方才大堂上的事情,我俩都听到了“你有何感想”沈就给他沏茶道。“刘显不厚道,俞大猷太迂阔”沈明臣正经八百道:“还是戚,继光这种铁班底好啊。”“你别那么一板一眼”沈就笑道:“我老不习惯了。”沈明臣登时垮下脸道:“谈奎事儿呢”
“呵呵”沈就收起笑容。淡淡道:“这三位都是难得的良将。人尽其用才是正理,不必纠缠那些细节末梢”归根结底,他还是自信能驾驭得了这三驾马车,所以才能这么洒脱。
听说月票双倍了,日啊,我的债还没还完呢
第七四一章 民心似水下
墙角敏着一面铜镜,镜中的男子望之三十多岁,身材高大,肌肉结实,正处在一生中最好的时候。3让亲兵将须发打理整齐后,他便套上刚用浆打过的衣裤,笔挺坚硬,并不舒服,但非常有型,所以他坚持这样穿。
蹬上油光鉴人的牛皮军靴,双脚在地上实了,他直起腰来,在亲兵的协助下,将哗啦作响的山文甲披挂上身,这是只有将官才能穿的高级盔甲,由兵部工匠量身打造,那盔甲由几百片熟铜甲片密缀而成,交叠后仿佛一个个的山,字,制作无比精密,穿着十分轻便,且贴身有款,深得广大将领喜爱。
亲兵帮他将甲片一丝不苟的螋顺。然后将狮吞口的腰带从他身后环上。他便双手接过,用力紧紧箍在腰间,咔吧一声,将那狮头扣在正前,又对着镜子稍稍整理,看其正对护心镜,这才接过祖传宝剑,轻轻扣在要腰带上。
接着,他拿起桌上的黑色腕扣,扣在左右手腕上,身后的亲兵也为他将猩红的披风挂好,然后用双手顺一下,使下摆飘落到靴跟。
这时铜镜前的自恋男子,也就变成了威武不群,不苟言笑的戚总兵
并不是因为今日乃三军训练的第一日,他才这样一丝不苟,而是一贯对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一这就是戚继光,一个近乎完美癖的男人。
看到镜中的自己,从头到脚毫无瑕疵,戚继光才满意的点点头,接过自己的纯银头盔,端正的戴在头上,把红缨理顺,单手握着剑柄,转身大步出了营房。
一到室外,他的眉头便不由皱起,只见天空中布满乌云,似乎要下雨了。但转眼便恢复如常,大步来到校场上,但并没有马上走上高台,而是在一角站定,默默的观察着将要面对的官兵。
士兵们的集合时间,自然要比总兵大人早一些,此时已经开始列队,但仍有军卒陆陆续续从营房出来,一点都不慌忙。
这时,云层越来越厚重,黑黑的压低下来,众士兵全都昂头望望天空,仿佛在期盼着什么。
其他军官也陆续到了,因为军官的营房在同一位置,所以他们都看到了总教官,便纷纷站定问安。戚继光点点头,望向那些抬头看天的士兵道:“他们在干什么”将领们回答道:“求雨呗。”“求雨”戚继光好笑道:“务兵的又不靠天吃饭,求哪门子雨”“下雨就可以不训练。”将领答道。“什么”戚继光眉头一皱道:“我怎不知军规上有这条”“我们一直这样一r一十一一”将领们解释道=“约定俗成的一一十一一
“我们是娇小姐吗”戚继光沉声道:“当兵打仗,雨里雪里有你挑的份吗”说话间,他便感到鼻头一凉,伸手一试,果然是雨滴,周围的将领也纷纷道:“果然下雨了。”
戚继光立即下令道:“传我将令,任何人不准乱动。”可似乎有些晚了,这时能听到,教场上欢声雷动,甚至还有许多头盔被扔到天上,士兵们鬼叫神嚎道:“下雨喽,回去困觉喽”然后纷纷跑回营房内。传令兵呆呆望着像退潮似的教场上,问道:“还传令吗”“算了吧”众将望向戚继光道:“还是等雨停了再说吧。”“这要是打仗的时候遇到雨,还要歇一歇,等雨停了再说”戚继光气极反笑道:“你们以前就是如此带兵吗”众将尴尬道:“打仗的时候当然不行了,不过这不是训练吗”
“放屁”向来儒雅的戚继光,竟然爆粗道:“战场打仗,拼得就是悍不畏死,下一点小雨就要躲进营房避雨,那战场上刀枪箭雨怎么办”他痛心疾首道:“娇纵如此,如何打仗”说着一甩披风,大步往教场正中走去。将领们面面相觑,只好跟在他后面.戚继光独自站在高台上,雨越下越密,他的披风已经被打湿了,雨水顺着甲片淌下,头盔上也往下滴水,但挡不住他眼睛中怒火。将领们惴惴不安的站在台下,不知他要如何发落。
跑回营房的士兵偷偷的从营帐中张望,即使最钝感的人,也察觉到事情严重了,愈发躲在房里不敢出来。
这时刘显也匆匆赶到了,一看这场面,便拿马鞭敲打着众军官道:“怎么惹总教官生气了”有人小声的向他说明情况。
刘显闻言骂道:“平时松松垮垮,这时候就难了看吧”说着朝戚继光歉意的笑道:“元敬老弟,都是兄弟管教不严啊,孩儿们都随便惯了,确实不像话,你狠狠管教他们让他们好好学学规矩”看来沈就的敲打起了作用,至少让他不那么护短了。戚继光闻言面色稍稍好看点,点点头,刚要说话,有兵卒跑过来,禀报随:“报,胡副将和戚参将率军到达,在营外待命”
戚继光闻言心中一喜,原来为了赶上经略大人的会议,他让副将胡守仁和弟弟戚继美领军,自己则只带了亲兵飞马赶到龙南。原以为他们会明天才到,想不到提前一天便抵达了。
刘显也登上高台,和他并肩而立,哈哈笑道:“戚家军威震天下,可惜愚兄竟一直没曾亲见,今天正好一展雄姿”说着目光扫过那些将领道:“也让这些兔崽子们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铁军。“遵命”戚继光点点头,低喝道:“命他二人带队进来”那士兵高声应下,跑步出去传令。“差点忘了”刘显歉意笑道:“老弟麾下赶路许多天了吧”“从杭州到龙南全程两千里,一共行军二十九天。”戚继光道。“一天将近七十里啊真是神速十”刘显道=“还是让将士们修整几日,恢复了力气再谠吧。”“多谢提督大人好意。”戚继j,淡淡道:“可是敌人不会因为你累了,就让你歇歇再打。”“那倒是”刘显尴尬的笑笑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姜还是老的辣。”戚继光也笑道:“我还有很多地方要跟老哥学习。“互相学习,互相学习”刘显顿感受用许多,心说这戚虎比俞龙会来本儿多了,这才是做大事的人。~~~~~~~~~~~~~~~~l,~~~~~~~~~~~l~~~~~~~~~~~~~u~~
过了没多会儿,胡守仁和戚继美率领四千戚家军,顶着漫天的大雨,出现在教场之上,虽然穿着宽大的油布雨衣,但队伍严整、丝毫不乱,就连踩在地上,溅起的水花,都看着十分的整齐。
一名打着红旗的先导兵,已经在面朝讲武台的右前方站定,再无需任何命令,队伍便有序的在旗后列队,一次四列并排入场,每列到一百人便再起四列,当最后四队入场后,其余三十六列已经整队完毕。军官们从台上望下去,只见每一列都仿佛用墨线比过,才知道什么叫整齐划一,0
最后四列也很快站好,胡守仁便跑到台下,大声禀报道:“禀报总兵大人,经略府直属部队完成行军任务,应到四千人,实到四千人。请大人训示”“除下雨具。”戚继光点点头,直接下令道:“列队待命”“是。”胡守仁没有半分疑问,毫不犹豫的高声应下,转身回到戚家军前,高声下令道:“全体有令,收雨具”
便听哗啦啦的响声填满了整个教场,但四千戚家军将士,没有一个问说:这下雨天发什么疯啊”全都毫不迟疑的执行命令,将雨衣脱下来折叠,收入背后的行囊中。
待队伍恢复安静,胡守仁下达了第二道命令:“原地待命”于是四千将士便静静的立在那里,任凭雨水将全身浇头,也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
一刻钟过去了,纹丝不动,两刻钟过去了,仍然纹丝不动老天爷也仿佛要为难一下他们,大雨没有丝毫减缓,反而越下越大,溅起满地的水花;黄土夯成的教场上,已经到处是小溪,许多将士的脚面前被水泡了。现在是七月底,雨水已经变得冰凉冰凉,让讲武台上的一众将领通体谅透,有人甚至开始牙花子打架。
亲兵们早就抱着伞站在台后,但刘显和戚继光都没打伞,谁也不敢开这个口。
看到这一幕,躲雨的官兵们深感诧异,交头接耳道:“戚总兵也太残忍了,人家远道来的,也不让先避避雨,歇一歇”“是啊,不淋病了才怪呢”“都这样了,也没人吱一声,我看都练坏脑壳:i;。r
却不是都在说风凉话,也有不少人感慨道:“都是当兵的人,人家咋就不怕雨呢”“戚家军果然是铁军啊
刘显年纪虽大,但内功深厚,哪会在意这点雨,他抹一把眉毛上的雨水,看到戚家军将士们也已经个个浑身淋透,但始终一动不动,直立如松,愈发显得精神抖擞,令人肃然起敬。也让他的心,如翻江倒海一般一十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可笑一直以为自己的部下,和戚家军应该差不多,但今日双方判若云泥的表现,让这位骄傲的将军,不得不承认,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十万八千里。
此时此刻,他终于摆正了心态,认识到不足,朝自己的副将下令道:“让兔崽子们滚出来,睁开狗眼看看,什么是真正的jūn_duì ”
副将赶紧敲响了集合的鼓声,也许是知道老大发怒了,后果很严重;也许是被戚家军触动到了,将士们很快从各自的营帐中涌出来,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列对于戚家军的两侧。这次没人喧哗,也没有人嬉皮笑脸,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盯着戚家军,心中有些旧的东西在被打破,也有些新的在生成。刘显诚心诚意的朝戚继光抱拳道:“戚总兵,请操练”“遵命”戚继光点点头,上前一步,接过一杆火红色的令旗。四千官兵的目光都汇集到一处,那就是他高高举起的令旗上。戚继光猛地向左一挥旗帜,一直巍然不动的jūn_duì ,终于开始行动起来。
只见红旗下的第一列不动,其余的三十九列不约而同向左移动,片刻的微乱后,每列间的距离,由起先的两尺变成了五尺,然后很快的对齐。
戚继光又向前挥动旗帜,便见队伍的第一行不动,其余九十九行向后移动,将纵距扩大到五尺教场确实很大,戚家军散开队形,都只填上三分之一不</br></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