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第252部分阅读
在苦恼与自责中,他的治下恰好遇到牛瘟,大量的耕牛都病死了,眼看春耕在即,老百丅姓急得团团转,压力层层上传,最后汇集到当时欧阳必进身上。
一般遇到这种问题,官员们便会继续往上推,反正是天灾嘛,又没自己什么责任,请朝廷免税,请省里赈济呗。但欧阳必进没有这么干,他平时平时喜欢动手、善于思考牛死了,耕不了地,能不能想办法替代一下呢
他想到有部古书上,似乎有人力耕地机的介绍,一找还真找到了,但中丅国文字的传统特点,便是言简意垓说难听点就是语焉不详,很难依葫芦画瓢。但天才在此刻迸发,欧阳必进就凭着寥寥百十字的描述,会同几个老工匠,打造出了十分实用的人力耕地机,一经实验,效果好极了。马上全力打造了上千具,帮助百丅姓度过了危机。
大获成功后,他有将其几经改进,已经推广到了很多地方,而且因其胜利高效,许多地方甚至不再依赖耕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让百丅姓的生活得到了一些改善。
欧阳必进一看,原来还有另外一条路,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帮百丅姓打造趁手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节不了流就开源嘛,百丅姓当然能过得好一些。
自此,他便一头扎进了发明研究之中,对科技的兴趣,已经超过了对仕途的追求,这才是他能来苏州的真正原因。
不过这次,惹祸的也是他的发明”
欧阳必进带着沈默来到了最后一进,这里是他的办公房、藏书阁,和院里的库房。原先他是在苏州研究院待着的,但那个院在城外二十里处的上方山上,现在这边草创、离不开人,两头跑老爷子实在吃不消,索xing把瓶瓶罐罐全都搬过来,在空闲的库房里搞他的研究。
他要向沈默展示的,正是他的成果之一,行云流水。
当库房门打开,那台模样有些怪的机械,便出现在沈默眼前,据欧阳必进说,是纺纱用的纺纱机:但沈默觉着这个铁坨坨,倒像个用来爆米花的工具,
对纺织业,沈默还是很了解的,毕竟是苏州的支柱产业。
丝绸和布匹的原料是蚕茧和棉花,但不能直接就用,蚕茧要经过像丝,才能变成用来纺绸的生丝;而棉花也需丅要先捻在一起仿成线或纱,这样才能用来织成布。而纺纱机,就是用来把经过杆、弹等工序处理过的棉花,变成纱线来的机器。
沈默知道,目前通用的纺纱机,还是黄道婆发明的三锭脚踏纺车,可同时纺三根纱,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因为在这之前,纺纱都是有人手完成,即便是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纺两根纱的人都非常不容易,三纺车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让产量增加,大大的促进了苏松棉纺业的发展。
但现在三纺车却成了阻碍行业发展的狂皓,尤其是最近几年,工人们对织布机进行改进,使织布变得更高效快速时,纱链的需求已经超过供应量许多了,毕竟这样三根三根的纺纱,速度还是太慢了。
加上外国商人们也开始在丝绸之外,大量的采购价丅格更低、更适合平民使用的棉布,大量的订单涌入各个棉纺工场,但工场主们却面临着无米下锅的窘境。
也就在那时,苏州设计院开张了,且有大名鼎鼎的欧阳必进坐镇,棉纺业的巨头们喜出望外,拿着厚厚的银票来到上方山,请求帮助改进纺纱机,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欧阳必进也希望设计院能一炮打红,便接下来这个委托,集中力量进行纺纱机的改造。其中沈默给他的简单物理学、几何学的教材,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力学的了解,让他工作如虎添翼,最终用了两年时间,研究出这样一台机械来。
欧阳必进给它起个名叫,行云流水”可见还是很满意的。
面对这样一台东西,沈默其实是两眼一抹黑的,他根本不懂其中的原理结构。每当此时,他都会涌起深深的自责,心说我要曾经学理工科就好了”
不过实际效果如何,他还看得出来,欧阳必进让人给他演示,在一头的圆筒中,填装上弹过的棉花,然后,一边旋转铁筒,一边拉起筒中棉花的一小部分,棉纱便源源不断的拉出来,确实挺快,而且拉出的丝线质地均匀,完全不逊于熟练工用传统方法所制的。
“但是”,沈默轻声道:“看不出有多大的提升”
“这只是整个纺纱机的一部分”欧阳必进的眼中放射出光芒道:“如果把上百个这样的玩意儿,用几根联动杆连起来,然后再用水车驱动,你还觉着没什么提升吗”
“分割”
唉,众所周知,我对这些东西不在行,但既然是改变历史,这些简单可及东西就不能回避,虽然已经是轻描淡写了,可要想不贻笑大方,还是要认真学习的这可真苦了我了,这两天从头学习棉纺和丝织业的历史,连做梦都是纺织机的嗡嗡声。
我欠的一定会还的,这一骨碌一过,马上就提速。
第七三七章 礼物上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沈就还是让老欧阳给出的数字吓了一跳,一部机器最少可以同时带动六十个纱锭,如果在材料、工艺上再尽心改进,甚至能达到一百个而且是无时无刻都在运转而且这样一部机器,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照顾过来,在大幅增加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绝对是革命性的发明。
那一刻,沈就觉着眼前站着的,就是鲁班、就是墨翟、就是牛顿、就是瓦特真是打心眼里崇拜,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你也是穿越来的吧”“川岳”欧阳必进很老实,道:“我是江西人。
“你不是人。”沈就越想越是激动,心跳都加速起来,嘶声道:“你是天才,无与伦比的天才无中生有的神人啊”只有知道未来的人,才会理解他为何失态。
欧阳必进起先以为沈就也要骂他,后来才明白是夸他,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首先这东西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良的;然后没有你弄来的那些泰西人,我也解决不了好多难题。”“以前就有这东西吗”沈就吃惊道,这个他可真不知道,而且也没听说过,在棉纺织业出现过水力纺纱机。
“哼,而且一直有。”欧阳必进点头道:“有了原先在郧阳的经验,我一开始便从前人书籍中入手,想找到点思路其实原先就有些印象,好似在什么书上,看过一种纺车。找了一个月,最终让我在王祯的农书中找到了”想起当时给他的惊喜,老欧阳现在还有些激乓弘道:“那是南宋后期发明的,名叫水转大纺车装有锭子三十二枚,通过两条皮绳传动,使枚锭运转。”
“我当时就想,如果能复原出这东西来,功效一下就提高十倍”欧阳必进道:“便兴冲冲的给那些委托人讲,结果被浇了一头冷水。
侍卫拿过两把椅子,又端来茶几,请两人大人坐着慢慢唠,沈就问道:“想来人家也知道这东西,但没法派上用场。”
“人精就是人精”老欧阳赞许的方式都这么独特,点头道:“是啊,他们告诉我,这东西其实现在也有,但是用来纺麻线的,若是改纺棉线,不仅会时粗时细,时松时紧,还容易断头,根本没法用。”“哦,想来您不信这个郄lo”沈就端起茶杯来一尝,不由愣了,道:“什么味”老欧阳得意的笑道:“尝尝,能喝的惯不”
“太能够了。”沈就笑眯7眼道:“你从哪弄的可可”心说大航海真的开始影响百姓生活了,先是烟草,后是可可,也不知下一个惊喜是什么
“你竟然知道”这下轮到老欧阳吃惊了,不管旋即叉释然道:“也对,你沈大人什么稀罕玩意没见过”“我还真稀罕。”沈就笑着伸出手道:“要是有多余的,分我一些呗。”他马上就想到儿子,心说得给他们尝尝。“还是你找来的人道我的。”欧阳必进笑道:“他说这个在泰西,也是稀罕玩意呢。”“接着说吧。”沈就点点头,品一口醇香的热可可,真怀念这种感觉。
老欧阳也很喜欢这种饮料,端着茶杯抿一口道:“你没猜错,我不死心啊,心说既然能纺麻线,就说明基本原理是对头的,纺不了棉线,应该只是力道的问题,至少肯定很有参考作用。”
“于是就让人带着我,去二百多里外,看那种大纺车,确实很震撼”欧阳必进比划道:“有一件磨坊那么大,结构复杂、体型庞大,但因为用水车驱动,干活又快又省力,三十二个纱锭同时转动,一天就可纺两百多斤麻纱。”
“它用水车作动力,通过传动皮带,牵引锭子和导纱框,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而且为了避免各纱条相互纠缠,在车架前面还装置了同等数量的小铁叉,可以分勒绩条,还能使纱条成型良好。”谈到兴趣所在,欧阳必进两眼放光道:“这些工具之间,由导轮和皮带联动成一整体,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相宜。”说着一脸钦佩道:“绝对是天才的设计。”“那为何不能纺棉呢”沈就凑趣问道。
“主要是因为棉没有麻的坚韧”欧阳必进答道:“通过仔细观察,合时我认为,一个是因为传动皮带的运动不够规则,不能保证纱锭的均速转动;另一个是,没有个机关可以调整转速,但棉纺生产时,需要随时调整这样纺出来的纱肯定时粗时细,时松时紧,而且还容易断头。“这些缺陷能克服吗”虽然明知已经克服了,但沈就还是凑话道。
“以我们大明现在的工艺水平,足p克服了,只是看你想到没有,实验的够不够。”欧阳必进小小得意道:“既然问题出在传动上,那就在传动上下功夫呗,最简单的调整问题,我在传动皮带之外,又加上一个螺旋调节的机关,使人可以根据需要拉紧或放松皮带,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速度了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没有用到。”
“至于让纱锭匀速转动,这个棘手许多,不过总算还是有思路的宋代的张思“发明过一个以水银驱动,自动报时的浑象仪”百年后又经过苏颂改进,造出了大名鼎鼎的水运仪象台”靠水车驱动运转,可以观测天象,准确报时,这东西北京钦天监一具,我当年去看过,印象十分深刻。”老欧阳一脸钦佩道:“所以我遇到难题后,就想到那么精密的大仪象台,也是靠民间使用的水车驱动,人家却能精确报时,与天穹同步转动,肯定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做到分毫不差。”
沈就是知道那水运仪象台,的,是钦天监的核心仪器,为皇帝提供最精确的天文观测、天象演示和准确报时沈就曾经一直以为,钟楼是欧洲的发明,想不到宋朝时中国就有了,不由十分汗颜。
“正好南京钦天监也有一台,我便挺着一张老脸去观看,而且还幸运的发现,钦天监的书架中,还有那本苏颂所写的新仪象法要,他们就是靠这本书造出来的仪象台。”老欧阳得意道:“这下是彻底弄明白了,原来匀速运转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传动连接部位的松弛消除掉,咱们老祖宗采用的办法,是把皮带换成了一个个链节构成的传动链。那链节可与水轮上的轮齿严丝合缝的咬合,整个传动链缠绕在轮子上,这种又短又紧的传动装置,完美的消除了松弛,实现了匀速。
“这样就造出来了吧”沈就笑道,他知道人在这种时候,都是有演讲欲的,当然会奉陪。
“我也这样以为”欧阳必进感慨逛:“回去后用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对水转纺纱机的改进,心说这下总成了吧但实验的结果让我大失所望纺出来的棉线却松散稀疏,根本连线都算不上,只能叫做棉条,完全达不到要求。”“这是为何”沈就奇怪问道。
“我也想不明白,后来请了纺纱的老师傅来给诊断,人家一看,就笑着说,这个纺纱机可以纺麻线、生丝,但就是不能纺棉,因为这个纺纱机的功能,只是将丝线合股、加捻然后卷绕,那些长而坚韧的麻和生丝,可以用这个直接纺线。但棉花的绒太短、拉力也太小,所以纺出来的棉线才会不堪用。”欧阳必进道:“当时他们都说没法子了,因为老祖宗都没能解决过这个难题,我却不服气,难道什么都得靠祖宗吗这不让后人笑话一代不如代吗”“说得好。”沈就拊掌赞道:“厚古薄今是不对的,一代更比一代强,咱们中国才有希望。”
“是这个理。”欧阳必进点头笑道:“我就去看他们用纺纱,结果发现他们用两种方式把松散的棉条捻搓细密成线,一个是把棉条从一个框子中间穿过绕到锭上,框子转动时,棉条既受到拧绞又得到拉伸,缠到锭子上时,就是结实的棉线了;还有一种,就是用滚筒代替木杆。
他指指那个爆米花机,道:“就是这样一个圆筒。把棉条填装在里面。只要拉出筒中棉花头绪,就可以利用旋转的力量达到拧绞和拉伸的效果,俱成紧缕,直接绕在锭上”说着双手一并,合掌道:“然后把这个东西和那套传动装置连接起来,就可以成功了。不过这也不是那么简单,但有了你派来的那些泰西工匠他们对齿轮、曲柄、轴承的掌握,确实有过人之处,在他们的协助下,终于是做到了。“最终的纺纱效朵如何”这才是沈就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样的。”老欧阳顺手从地上拿起、纱锭道:“这就是我那台样机纺出来的。”
沈就接过来一端详,看上去比一般的棉线粗,又使劲硝了挖,十分的坚韧结实。不由赞道:“比手纺的还好。”
“最终版本也设计出来了。”欧阳必进道:“因为皮带改成了链条,我那个螺旋调节的机关就没用了,最近让那几个泰西人,捣鼓出了一套齿轮组,可以靠改变传动齿轮的大小调节速度,这样棉线的粗细就可控了。”
听完老欧阳的讲述,沈就可以确定,一件将改变时代的发明诞生了,虽然纺纱只是纺织业的一个工序,但一道工序的创新,必将带动全行业的创新。道理很简单,以棉纺织业为例,这个行业是由加工棉花、纺线、织布、漂白、印花、染色等许多道工序组成的,其中一道工序的效率大幅提高,必然会村上游产量的需求暴增,并使下游工序严重超负荷。这种内部的技术矛盾,最终会刺激上游、逼迫下游,全力寻找改进之道,以达到工序间的平衡。
正如马子所曰: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
沈就相信,只要保持市场需求的旺盛,对创新加以鼓励和保护,这场棉纺织业的革命,迟早会在大明发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二百年都无所谓,反正比英国早就行。其实他早就想点起这产业革命的第一把火,可人贵有自知之明,他在理工方面实在白丁,估计一辈子也捣鼓不出来,只能扼腕叹息。
可万万没有想到,老欧阳竞帮他实现了这个夙愿,这让沈就怎能不欣喜若狂沈就真想仰天长叹一声,老天有眼啊不过身份使然,他还尽力保持矜持,可双眼中的泪水,已经快要奔涌而出了。倒把老欧肚弄糊涂了,奇栓道:“怎么了,迷眼了”“别管我,我需要冷静冷静。”沈就摆摆手,深吸口气,便走到库房的尽头,看到有个立柜,他赶紧躲到了后面。
一离开了众人的视线,泪水就怎么也止不住了,扑扑簌簌的往下淌,沈就伸手擦,却越擦越多,索性一次流个痛快沈就的表情也极为复杂,双拳紧紧攥着又松开,无不显示此刻他的心中百味杂陈,无以言表十一一r,
谁也不知道,老欧阳的行云流水,对他意味着什么,虽然只是一部不会说话的机器,却让沈就没了孤军备战的悲苦,他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却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里,这个见鬼的历史岔道口。虽然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但身为一个炎黄子孙,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自己那独领风马蚤数千年的国家,猝然跃入残酷的黑暗之中。直到五百年后,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仍然艰难的寻找复兴之路。
虽然没人逼他,可他无可选择,但他又不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伟人,他本质上只是个普通人,也会犯错乱来,也会难过软弱,也会受不了秘密无法告人的痛苦;更会因为孤独而感到绝望。
是的,虽然身边的好友如云,麾下的门生无数,但他依然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源于秘密无法告人,他不可能跟人说,我来自五百年后,咱们国家还有化八十年,就要让异族灭了,被奴役二百多年,再让全世界的列强蹂躏,所以咱们非得同心戮力,为改变这个命运而奋斗估计他直接就会被送去看太医。
所以他没法解释,只能过于沉重的负担全部背在自己肩上,闷着头,沉就的、蹒跚的,忐忑的在未知中乱来。别看他做了那么多,可一点信心都没,这条路太远大难行,长得让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只是因为知道,不管自己怎么捣鼓,大明的命运都不可能比原本更差,他才硬着头皮,把死马当活马医的。可心里一个声音一直在大声叫道:放弃吧,你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个念头像幽灵一般,在他脑中不断盘旋,迟早会把他逼疯掉的。
真得,与绝望比起来,什么苦啊、累啊,孤独啊、痛苦啊,全都不值一提一一r一一一
但今天看到那行云流水纺纱机,后,沈就心中的希望之火才第一次真正燃烧起来,虽然不大,却足以温暖他的身心,照亮他前进的路了。
希望,哪怕只有一点,他就无所畏惧、他就有了方向,他也终于可以抛去那副沉重的枷锁了jjjjlljjjllljjlll分割lljjjllljjjllljj够字数了,认真唠唠。每次被人说没信用,我都无比难受,跟被当面骂没区别
现实生活中,我很守承诺,嗯,应该是吧。而且在写权柄时,大家也看到过,绝对是日更十万、风雨无阻的。
可追本书怎么老跳票呢其实最近已经不忙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这本书上,真想好好恢复一下人品看看我的更新时间,就知道所言不虚了,基本上一两点钟之前,是不可能睡觉的,甚至还有两天到了三四点。问题出在哪了
很简单,当脱离了历史的怀抱时,就是我自己掌控缰绳,这么大的推演过程,所耗费的心力,是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比如</br></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