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第154部分阅读
“哦呃”陈以勤脑子还没转过来,便稀里糊涂被请出了书房,被风一吹才反应过来,格老子地,这下可丢死人了。
去往饭厅的路上,他脑子里便琢磨这事儿,不用说,那冯保肯安是罪魁祸首。再想想沈默,这家伙跟死太监一个鼻孔眼里出气,合起伙来作弄我吧,一定是这样的。
坐到饭桌前时,陈以勤已经憋了一肚子气,非得撒出来不可小但想要找冯保时,却发现那死太监已经不见了人影,显然躲开去偷偷乐了。
他是越想越生气,只好先拿沈默撒气,便开始拨肠刮肚的想法子,要报这一箭之仇。些凉菜冷拼端上来。给王爷和三位师傅下酒。
当陈以勤的目光落在桌上时。他看到了一盘拌笋丝,便抢先尝了一口,竟一脸陶醉道:“好菜好菜,这一定是江南的嫩笋。”
“哦,陈师傅何以见得”
“因为我们那里有个上联说得好。”陈以勤故意看沈默一眼道:“江南嫩笋,嘴尖皮薄肚腹空”
这屋里只有沈默一个江南人,且年纪最轻,自然是那“江南嫩笋,了,就连裕王爷听出来了,吃吃笑道:“先生说笑了。”
老陈出招了,沈默自然得接着,他淡淡一笑道:“尝出产地来不算本事。我凭着一双眼睛,便能分辨什物是从哪来的
“哦,倒要见识见识”陈以勤冷笑道。
沈默便指着餐桌旁一盆棕树道“这颗老榨,定然是蜀西的。”
“何以见的”裕王笑道:“听说过西南各省都有生长的。”
“臣有下联为证啊。”沈默呵呵一笑道:“蜀西老棕,梗长叶大
“你”这桌上点,陈以勤一个四川人,他脸上登时挂不住了,,明显老夫,一大把年纪了,还一事无成嘛
上午冯保对对子时,他也是这么想的,可见对自己迟迟不得升迁,已经形成怨念了。
那边殷士瞻看俩人快掐起了,赶紧插话道:“对对子光你们俩热闹,我与殿下只能看热闹,实在没有意思,不如咱们行酒令吧。”
“好。”大家都没有意见,自然由裕王殿下先行令,他想一想道:“就来析字酒令吧。”便笑道:“听我的起先山上有明光,不知是日光、月光”
这对沈默三个大才,自然毫无难度,殷士瞻便笑道:“堂上挂珠帘,不知是王家帘、朱家帘”
轮到沈默。他笑笑道:“有客到崩驿,不知是舍人、官人”
最后是陈以勤。他也不假思索道:“半夜生孩子,不只是子时、亥时”
见三位接令的都没难住,裕王只好喝一杯道:“跟师傅们玩这个”实在太吃亏了。”
便轮到殷士瞻起令了,他本想出个难的,可考虑到裕王殿下的水平,便笑道:“我这酒令有些复杂,第一句拆一个字,第二句一句俗语,第三句引出一句唐诗”听我的起先品字三个口,宁添一斗,莫添一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小。说着给对面的陈以勤端起一杯来”他不想让沈默以为,两人在合伙作弄他。所以用了令主的权力指定人对。又因为他最后一句带号令了,所以陈以勤得喝了再说。
陈以勤只好接过来喝了,眉头一皱,旋即展颜笑道:“听我的淼字三个水,青出于蓝,冰生于水;水,水,水,会须一饮三百楼
说着给下首的沈默端起酒杯道:“沈大人您慢慢喝,解不了的话,我再让人给您上街去买如果沈默不把他最后一句化解掉,就得把这三百杯喝光”当然,醉了为止。
沈默却呵呵一笑道:“这有何难听我的寿字三个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说着摆三下手道:“手,手,手,醉鼻之意不在酒。”便将陈以勤的攻势化解掉了。
剩下裕王一个。他抓耳挠腮了半天,也没对上来。便又喝一个,摆手道:“我可玩不过你们,还是看热闹更有意思。”便退出了酒令。
殷士瞻也笑道:“那我也不玩了,让他们俩一决雌雄吧。”
两人也不推辞。你来我往对了几回,发现谁也没奈何谁,知道一般的酒令是没用了,陈以勤便道:“我再出一个,你要是对上来,就算你赢了。”
“请讲。”沈默微微一笑道。
“旦底、挖工、横川、侧目、缺丑、断大、皂底、分头、未丸、田心”陈以勤一口气说一串道。
沈默的面色立刻沉起去,飞速思索如何应对。
裕王不大明白,小声问殷士瞻道:“什么意思”
“就是一到十、十个数。”殷士瞻小、声道:“旦字底部是一、工字挖去竖为二。横了川字为三,躺下的目字为四,丑字缺一笔为五,”
“原来如此。”裕王这下明白了,大字断了是六、皂字底部是七、分字头部是八、丸字末了那点是九、田字的心里是十。
这可太难对了。因为沈默要想对上来,势必要将十个数含在里面,且也得是这种,由十个字谜组成,反正裕王想都不敢想”他不禁为沈默捏了一把汗。心说不行咱就认输吧。
但沈默却浑不在意的喝口茶水,笑道:“百万军中无白旗,夫子无人问仲尼,霸主失了擎天柱,骂到将军无马骑,吾今不用多开口,滚滚江河脱水衣,皂子时常挂了白,分瓜不用把刀持,丸中失去宁丹药,千里送君终一别”
也是一到十,而且是用押韵的长句还回来,这难度可就高太多了。陈以勤终于知道,自己根本不是沈默的对手,便叹口气道:“我认输了。”说着一饮而尽,面上有些挂不住。
裕王忙出来圆场道:“本就是助兴的娱乐,”,也是乐子。”说着一举杯道,“来,咱们共饮此杯
陈以勤感激的笑笑,跟众人碰了一杯,自此便改了喜欢逞能挖苦别人毛病。
摆平了自命不凡的陈以勤,沈默的生活进入一段平静期,每日往返于王府和国子监;跟裕王相处的极为融洽,对学生们也尽心尽力,得到了广泛的拥戴,看起来,他已经完全适应了教书匠的生活。曾经的叱咤风云的那个沈拙言,似乎变成了传说,湮灭在这灰色的北京城里,已经不被人关注了。
转眼到了八月,整个朝廷政治生活的重心,转向了嘉靖四十年的秋闱,这是三年一度大比的起点,也是官场新鲜血液的注入,所以分外吸引人们的眼球,,虽然在大比之后,那些天之骄子会被迅速的遗忘,但并不妨碍大人们此刻的关注。
秋闱按例在八月初七举行,今年也不例外。过了七月节,朝廷便公布了一十三省加应天乡试的主副考名单,至于天子脚下的顺天乡试,按惯例是要在考前七天才揭晓的。
名单出来以后,沈默小吃了一惊,因为此次顺天乡试的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他沈默沈拙言。要知道乡试主考可是个炙手可热的好差使,有道是一朝主考。终生受益,这话绝对不虚。想想吧,一录取就是两三百人,都的管你叫“恩师”一下多了这么多举人学生,指定要有一批出息了的,不用当上什么阁老尚书,就是一般中层干部,也是一笔宝贵的人脉。
所以人们对主考官这个位子,全都趋之若鹜,当然,也不是谁都能当上这个乡试主考的,翰林出身,四品绯袍,这是两个硬条件。虽然沈默现在仅是五品的国子监司业,但毕竟曾经当过巡抚,所以资格上完全说得过去。吟广告但是接到这份又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好差事,沈默却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为什么因为顺天是京畿所在地,权贵豪门云集。王侯公卿满地他可早听说了。每到乡试之年,走后门、拉关系屡见不鲜
这次顺天乡试的竞争又相当激烈,共有考生五千七百多人,仅从中录取二百零六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考生及其家族都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务必要占得先机,榜上提名
有人要问了。不是科举有很完善的反措施吗神通再大有什么
答案是,定然有用的;如果觉着没有,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神通还不够大。如果神通够大,任何看似无懈可击的体系,在你面前都是土鸡瓦狗。止增笑耳。
这就是顺天乡试的主考官,为何要在考试前才公布名单的原因。就是怕那些防不胜防的通关拜
但是,就算主考官公正廉明,坚决不,同考官也有办法,甚至誊录卷子的誊录手也能掺和进来,更不消考生的夹带小抄,甚至内外勾结了。让人防不胜防,却又不能不防。衣卫直接装上密不透风的马车,从国子监带到一处不知何处的庭院,然后开始命题”
用了三天时间。将头场的经义题拟好了,其中决定性的三道四书题,本着不求出奇,但求无过的想法,分别为“居则曰不吾知也。、“德行:颜渊、闰子赛、冉伯牛、仲弓”以及“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都是堂堂正正,且不会引起不好联想的题目。
把经义题交给“看守,他的锦衣卫,然后又用了两天时间,将后两场的考题拟定,同样交给锦衣卫,他便到头呼呼大睡。心说这才知道,当考官比做考生还要煎熬呢。
到了初六这天。沈默才醒过来,感觉自己的精力重新充沛起来,便抖擞精神、沐浴更衣,准备与副考、同考们会合,迎接这场艰巨的挑战,或者说是战争
这是一场考生与考官之间的战争,一场与监视,制度与反制度之间的搏斗,作为维护制度的一方,沈默必须将任何违反制度的现象消知或者,至少减少到一个可接受的程度。
如果这次乡试砸了,他将身败名裂,谁也救不了他。
如果这次乡试没砸,此次的经历,将是他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章,嗯,激烈精彩的展开了,
第五三零章 是巧合还是
口牲
易经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小,意思是,君主通过观象台了解天象以察时运;通过贡院考察人文,以教化天下。所以顺天贡院座落在京城崇文门内东南角上,与观象台相对而立,取得就是这个喻义o小吟荡的分割它修建于永乐十三年,起于元钱弃匕部的旧址,自有明以来便是朝廷抡才大典的重地,除了承办北直隶一带的乡试外,还是全国会试的场所。所以在全国十五所贡院中。数它最大最尊贵,其规模之宏伟壮观,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的到。
沈默从四抬的绿呢大轿下来时,只见繁星满天,斗柄倒旋,才网过半夜。他整整袍服,迈着沉稳的步伐向贡院门口安去。八月的京城,已经完全是秋的模样,在这凌晨时分,已经有了几分料啃的寒意。
里面是三座比肩而立的青石牌楼,盘龙雕凤,芝灵纷缀,看上去甚是华丽庄严。左边的牌坊上的外面写“腾蛟,两个大字,里面刻着“明经取士,四字;右边的牌坊上外面刻着“起凤。两个字,里面写“为国求贤。而中间最大的牌坊,则只有正面有字,是永乐夫帝御笔题写的“天开文运,四个大字。
透过牌楼远望。广场尽头便是贡院。贡院的墙有一丈五尺那么高,上面还布满了荆棘,防止有人越墙,因此贡院有“棘闱”“棘院。之称。四个角上还建有望楼,便于膘望观察这哪是考场啊,根本就是戒备森严的监狱嘛
远远能听见谤楼传来的三更天的鼓声。沈默只见贡院门前的官道上,已经是透明,专门派来监场的京营兵丁,一手持着灯笼小一手反握着腰间的佩刀,昂首腆肚、神情冷漠的排成两排,将整个贡院的范围都警戒起来
沈默知道,这些兵丁不只是协助他监考,还是监视他们这些考官。
当他将目光,从远处移到牌楼下面时,发现那里已经站了几十号官员,那都是他此次秋闱的属下了。
沈默走过去,那些人便在两位副考的带领下,沈默还礼一笑道:
“诸位,多余的话我不说,就八个字“齐心戮力、同舟共济
众人都点头道:“尊大人号令”然后一一相见,两位副主考一个是内阁司直郎、左赞善张四维。一个是翰林院侍讲吕调阳,三人见面不由会心一笑,暗道这次乡试的规格可够高的可不是嘛,他们三个。虽然官位不算太高,都是些五六品的货色,但本身成色摆在那里啊
沈默,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状元。
张四维,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庶吉士第一名。
吕调阳,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榜眼。
毫不夸张的话,三人都有足够资格独立担纲此次顺天乡试,现在却要一起来完成此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上面无比的重视。
再看十八位同考官中,也有好几个老相识,有沈默的同年,大理左评事胡应嘉、行人司行人孙昼阳。还有王师的小儿子、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您,以及另外几个他也认识,却没必要一一介绍了。
不一会儿,吉时到了。贡院前三炮响,在沈默的注视下,兵丁将栅门缓缓打开;又是三声炮,大门开;再放三声炮,龙门也开了共放九声大炮,封闭了两年半的顺天贡院,终于重新开门了
放过了炮,沈默便领着他的考官们,从道右侧走入了贡院,另有一排锦衣卫,从左侧并行进入,他们便是此次乡试的监试官了,领头的那个总监沈默还认识陆炳的十三太保中的一个,北直隶千户所的千户朱九。
他看朱九一眼,朱九便马上察觉,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一下子迎了过来,待发现是沈默后,马上敛起了锋芒,面上甚至还挂起了淡淡的笑,但这里不是打招呼的地方。双方目光一对,便收回去直视前方。
两行人穿过一排排考舍,到了至公堂,堂前已经摆出了香案,案上香烛贡品一应俱全。文武官员们在堂前站好,独独朱九向前一步,转过身来,清清嗓子道:“有圣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默便带着众官员跪下接旨。
这时,朱九拿出了圣旨,宣读了对沈默等人的任命,
朱九将沈默等人的任命宣读一遍,末了合上圣旨道:“昨儿太保大人话,他老人家说皇上要我给沈大人及诸位带个话。”
“臣等聆听圣。”
“陛下说你们也许认为。三年一次大比,只是例行的公事,对大明朝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你们这些人来说,却是关系到前途、甚一咙的次科考;你们数些考是联挑出来的,不是旺口第。就是清要世家,官声很好,前途似锦。联正要用这个机会,看看你们到底是真把式、还是假把式,能不能担起更重要的担子”朱九背了整整一夜。才能像这样脱口而出,道:“科考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关乎着人才选拔、国家兴旺和政治安定的大事。一定要公平取士,一定要立心为公。不能偏私”
说着,朱九的目光变得森然无比,扫过众人道:“如果谁心存杂念,现在就请出去,错过了这个机会,辜负了陛下的期望,我就要对这些人绳之以法到那时,你们可不要说本官不通人情”
朱九代皇上话完了,沈默便上前拜大案。待其身后,就有衙役用两把遮阳遮住了他的脸。张四维上前,跪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场来镇压、请甩将军进来巡场。而后衙役放开遮阳,沈默又三。九拜行过了礼。
然后吕调阳跪请“七曲文昌开化樟潢帝君,进场来主试,吕调阳请魁星老爷进场来放光,沈默依旧上前三恭”当然,每次他行礼后面人都得跟着,一下也少不了。
请过了关公周仓、文曲文魁,沈默这才起身升座,便见一排排考舍前,已经站了两队兵丁,菌道上、每排前都立着两人,一个手持红旗,一个手持黑旗。沈默点点头,边上的书办便敲一声锣,甭道上便一起烧纸,那些持旗的兵丁就放声大喊道:“恩鬼进,怨鬼进”原来那红旗是用来招考生的恩鬼的,黑旗则是招考生的怨鬼。平素行善积德,就有恩鬼前来报恩,给你捶捶背、揉揉肩、甚至帮你打个小抄啥的;若是平时坏事作尽,说不得就有来给你捣乱的,比如把墨汁子给你洒了,让你直接。
此时正好一阵风飒飒穿过而道,将那些纸、灰漫卷起来,滚到红旗、黑旗底下,就连沈默这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也是脊梁嗖嗖发麻,心说“不会真有鬼吧。
请完了鬼神,这才进入致公堂”只有考官可以进,那些监试官们便散到考场各个角落,履行各自的职责去了。
沈默带众考官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前,恭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而后又代表各房考官进香盟誓道:“为国家社稷秉公取士,不循私情,不受请托,不纳贿略有负此心,神明共殛”小
这才算是把各路神仙小鬼都拜到了,沈默走出致公堂,站在阶梯上时。看看天上的星星,发现已经是四更了。
见主考大人出来了,早等在外面的朱九道:“大人,门外考生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开始了。”
沈默点点头,便大喊一声:“开龙门”
于是考生们便提着考篮鱼贯而入,在龙门与仪门间的菌道里,挨个。接受身份检查与拨身”这都是考前的反手段,前者为了剔除者,后者则是防止夹带。
便是找枪手。这确实是存在的,也让人防不胜防,但大都发生在县考、府试、院试环节,像这种乡试级别的,人家水平足够的,早考中当官去了,谁还给别人玩那一耽误就是三年,谁也耽误不起。
所以乡试虽然存在,却也是凤毛麟角,主要的手段,还是“怀挟文字。那些想要的考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各种形式将考试资料,甚至写好的文章带进考场,好在考试时参考或抄录。身搜索一遍”考篮、考箱自不消说,就连头发也要打散,衣带也要解开,鞋子也要除下,看看有没有挟带。
沈默听官吏、士兵们一个个长呼短喝,像喊犯人一样叫考生的名字,心里感到颇为不快,不禁微微皱眉。
朱九在边上察言观色,小声道:“大人仁慈爱惜,是考生们的福余,,不如我让他们收敛收敛。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去了。”
谁知沈默却摇头道:“这不是仁慈的时候。虽然读书人大都守礼仪、知廉耻,可总有些不法之徒铤而走险,若是放过这些人。那对大部分没的考生,便是大大的不公。”
朱九闻言肃然道:“大人果然是大人,就是比咱们这些老粗想的深。”说着一拍胸脯道:“既然大人执法如山,我老九亲自走一趟。让您老看看,什么是火眼如炬”
沈默点头笑道:“倒要看看兄弟的本事。”他早听说朱九曾是六扇门最厉害的捕头,一加寸可以看到人骨子里。什么都藏不住。朱九一下去,嘈杂的菌服、绣春刀的打扮,实在是太扎眼、太有震撼力了。抬手阻止官兵们行礼,他那鹰隼般的目光,在一众考生面前扫过,冷冷道:“自我介绍一下,某家锦衣卫顺天府千户。十三太保之一的朱九,这是第八次监考乡试了,手下抓过的考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说完,目光落在一个不断人群后缩的考生身上道:“诸君想要的话,得先过了我这关”便用手一指那考生,两</br></br>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