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像这样“飘飞”的镜头在电影史上比比皆是,往往都是电影的主题诉求所在。如《阿甘正传》中一开始就飘飞了好长时间的羽毛,《毒太阳》中一lún穿过城市停留在窗口的太阳,还有《孔雀》里的降落伞。恰好,《致青春》的编剧李樯也是《孔雀》的编剧,可见这种手法的相似性。随着这张通知书的被吹走,郑微此后的经历多次遭遇“得而复失”。和陈孝正在一起了,陈孝正却出国了;要和林静结婚了,林静却被另一个女孩深爱着,她只有放弃。最后,陈孝正重新回到了郑微身边,但是电影没有明确交代他们是否结婚,就像之前并没有交代通知时是否被抓住一样。然而,既然郑微可以顺利进入大学,我们也就可以推测到电影的结尾会是什么样子了。
情节熟悉但不落俗套的喜剧元素是《致青春》的商业成功之处,当那些我们在大学时做过或想做的事出现在银幕上时,其源自真实生活的魅力带动了我们心中的窥视癖,我们看到了别人的生活,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这部电影的最大优点还是在于人物的塑造。男女两个宿舍八个人,戏份有多少的差别,但分量却没有轻重的差别,每个人都能给观众留下一定印象。而电影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把人物放在了典型的情节里。如胖子被女生睡了、张开送花、许开阳亲郑微、黎维娟的农民工男友等,他们的性格在这些事件里被定格了,也就烙上印迹了。
《致青春》在讲述爱情故事的同时,某些细微之处也含有对时代政治的隐喻,是用喜剧的方式来表达集体概念下的悲剧,如宿舍管理员、报幕员、校保卫处人员等人物的行为设置,就能明显让人感受到与生命本质的冲突。从当下来看,《致青春》算是一部带有文艺气息的商业片,它的成绩可以用票房来衡量,也可以不用票房来衡量。假如再过若干年,它能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颐和园》这样的影片并列成为探讨话题的话,那就说明它真得厉害了,因为这些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画像,是要为后人做教材的。
(就我个人来说,在我听到开头熟悉的“山羊皮乐队(suede)”的音乐时,我就意识到自己会喜欢上这部影片,因为那也是我曾经非常痴爱的乐队,那迷幻的旋律,那摇曳的腔tiáo,那激情的演唱……当电影能唤起回忆时,它已经雕刻了时光。)(文/陈令孤,转刊载请联系)2013/4/24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