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我在江湖做女侠 > 第三十九章 婚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九章 婚嫁

  我在江湖做女侠

/


时近夏收,蜀地却不会显得过于炎热,若是和平年代,这是天下最宜居地区之一了,而锦官城此时还是蜀地的核心,更是繁华昌盛,半年前魏人的肆虐,伤痕也像是早早的就被抹平了。


哪怕杨伊执意在绵竹城登基,甚至一次也不去往锦官城,当初邓艾也够狠,直接把蜀汉宫室和当朝诸卿直接绑走,这也致使哪怕各家都知道杨伊的身份,此时为了季汉大业,也不得不让杨伊坐上这个皇位。


实在是遍观刘氏子弟中,没人能承接这个岌岌可危的大汉了。


如今,看季汉仍旧能够维持,也就没有了此前的忧虑了。


城中还是诸多士族仍旧安于现状,他们都有族人在各个方面任职,家业不会衰落,只要不像是谯周那般的“领袖”人物,也不会太过忧心国事,还是多加享乐。


大户人家往往以植花为雅,因此这时来到锦官城,只从那最繁华的几条街经过,那姹紫嫣红,一眼望之,就可晃花了人眼,香气之盛,更是沁人心脾。


有人云:“锦官城一府,人皆爱花,以为雅,上士者惜之,下士者慕之,走卒之士以利之。”


这一时节,因为城中的纸醉金迷,名人骚客往来者,在此地可谓无数。


城内,车马行人,络绎不绝,繁华似锦。


这且不说,那几处风景秀丽的湖畔处,更是多见青年男女之行踪。


这时候的民风,还远不如千百年后那般保守,至少年轻女子也可抛头露面。


大户人家少年,更少见不知风情的人,各大画舫上皆能常见他们的身影。


而此时以北为尊,此时锦官城北城居住往来者,也是多上士,而非寻常男女。


便是河中那乘船游玩的女子中,也多大户千金、官家小姐,且文采风流,身份低贱的青楼女往往不敢来此。


寻花问柳,去南城,谈诗论曲、求那才子佳人之说,多来北城。


这是锦官城府流传于大户子弟间的一个共鸣。


雨不大,只淅沥而下,但凡名人骚客、痴呆文妇,多喜这种细雨之时。


无论是故作风雅,亦或是真心喜欢,这微风、细雨、明湖、美人、华服少年,都注定是青年男女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细雨润泽,小湖微荡,风凉水清……这倒是个出外游玩好时节,只可惜,如今这时节,真是让人伤脑筋啊。”


锦官城虽然河网密布,但是其实都是人工开掘的河流,都是从西面的都江堰引流而来,城中的湖自然也都是人工开掘的。


一处小湖畔,有一高楼,楼高三层,在此地,实属罕见,而这楼,只是一大宅的延伸,此宅占地很广,在这寸土寸金的锦官城府北城,实在是身份和财力的象征。


站在这高楼最高那层,向远眺望,可观北城全景,而立于二楼望眼前湖景,天地美色尽入眼底。


此时,就有一玉石桌摆于二楼靠窗处,上有几样小菜,一盏美酒,两人对坐,闲谈风景。


二楼这扇窗,极大,从里向外看,景色敞亮,是个难得的观景之地。


正在闲谈的三人,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但因上士善保养之术,实际年龄或可大些。


也可能真的就是这个年纪,邓艾一把将季汉上卿尽皆掳走,这各家自然也就换了家主,不过各家差不多也都是三十岁左右就换家主,除非是上代握着不放或者子孙不孝。


不过这等士族,都有着合格的培养之术,一般不会出现这等事,不然家族也传不了几代。


一人白面长须,一人黄面短须,一人却是粗豪,皆是随意打扮,但身上任意一件衣物,都是上好的蜀锦,足可够那寻常百姓一年的嚼头。


说话的正是那白面长须之人,虽是叹息之语,但语气间却不见多少忧虑。


“吾等兄弟家祖传功业至今,吾等也得传业,只是可惜侄女了。”


三人皆是蜀汉功勋之后,如今遭逢此劫,季汉各家都损失很大,但是最大的还是诸葛氏了,诸葛瞻父子皆战死,也算是满门忠烈了,其余各家也是不逞多让,都是忠烈满门。


“张兄,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对面的黄面男子轻笑的说着:“吾赵家子弟皆是饱度诗书、见识不凡,颖儿更是能识大体,岂是那些痴呆文妇可比?”


痴呆文妇,多指羡那才子佳人之说、花前月下之遇的大户千金,从他口中说出,更多了一份鄙意。


“唉,话虽如此,可愈是这般,对侄女,我愈是有愧啊。”白面长须男子叹的说着。


他们三人也是至交,利益同盟,都是明白他心事。


他们这种家族,各家的嫡系小姐,都是关系着家族利益,这婚姻,也都是难有自由。


若是家中庶女,真的有才干,他们自是不必去联姻,又或是这丫头是那寻常女子之态,他们也断不会如此愧疚。


可赵家此女,自小就识大体,见识不凡且极为孝顺,家族联姻更是早就知晓,并不反对,虽有那极美的容貌以及动人才华,却行事低调,为的就是少惹是非,不至于打乱家族联姻的计划。


有女如此,实是让这他们兄弟二人骄傲之余,叹息不已。


他们正是三兄弟,和当年烈祖和寿亭侯、西乡侯桃园三结义一般,他们是关、张、赵三家子弟。


白面无须的张遵,车骑将军张飞之孙,侍中张苞之子,尚书仆射张绍之侄,只是张氏如今,家主张绍被邓艾掳走,张遵也就只能再接位了。


本来他会死在绵竹城的,只是当时侥幸未死,得知他的身份,邓艾也命人救助,然后逼降锦官城后,放归张氏,其后邓艾出奔的时候,把他忘记了,张遵脸本来不是很白的,只是重伤未愈,此时还是在养伤中。


黄面的则是赵威,赵云之孙,赵统之子,如今伯父赵广已然战死,父亲也是战死,赵氏门面也得他来当之。


粗豪之人则是关樾,关羽之孙,关平之子,是关氏如今家中的当家人,关彝此时在剑阁再立一脉,家中这一脉也就是只能关樾一人了。


皆是锦官城府有名的人物,赵家虽然官位不高,不像是关、张两家,代代三公,不过赵家无论是朝中,还是野下,也皆有人脉。


只可惜,如今各家,都是人丁凋零,都有了些衰败之势,这也是国势,若是季汉复起,各家自然也水涨船高,只是还不知要牺牲几代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