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小说
新起点小说 >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 第四十一章 苏烨指出沉船位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一章 苏烨指出沉船位置!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

这里有古代沉船。


古代交通不发达。


所以河流就成为了交通要道。


这条江河中不仅仅有摆渡人,还有很多从各个省市而来,去往其他省市的船只。


其中就有一支载着大量税收的银锭船只在这里遇到了大风浪天气,沉船了。


此后风雨中根本没人知道具体沉船的位置,几经打捞也没找到,最后只能放弃了。


而苏烨记得到了他穿越前都没有被打捞。


正因为如此,他早年间没钱的时候都会来这里取点银子花。


反正这么做也不会影响到历史的发展。


当然。


这都是之前的事了,他为了避免花钱也会导致过度干预历史,取的很少。


他现在可不能来偷偷打捞沉银了,毕竟这些沉银都是国宝,是属于国家的。


他现在是守法好公民!


“提醒大家一下。”


等全部下车集合在一起,导演才对着所有人说道:“这里是国家重点考古发掘现场,我们虽然得到了允许可以参观,但是进入之后大家一定要非常小心,千万不能对发掘现场造成影响。”


大家面sè严肃纷纷点头。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济阳市文物局考古队的成员,杨开兵先生。”


说着,一名考古队员走过来。


“杨开兵先生是本次考古发掘队的一名重要领队,今天我们要辛苦他带领我们参观和了解一下整个考古的过程,以及考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导演说完。


嘉宾们立刻鼓掌。


杨开兵给大家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大家走进发掘现场。


“这个现场是最近才发现的,目前我们的考古队员只锁定了大概的位置,还没有确定具体的位置,现在大家正在忙着探测。”


杨开兵一边带大家走着,一边介绍道。


“这里是一个什么遗迹吗?古墓吗?”


一个嘉宾问道。


“不是。”


杨开兵立刻摇头,说道:“根据史料来看,这里曾经有过一艘沉船,沉船中存有大量的官银,前段时间有游泳爱好者在此地洗澡时摸到了银子,这才引起了重视。”


大家闻言惊诧的打量了一下四周水面。


这地下都是银子啊?


这都值多少钱啊!


一个个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生怕破坏现场。


“你们不用这么谨慎。”


杨开兵笑着说道:“这只是外围区域,可以放心大胆的走。”


闻言,大家顿时松了口气,他们真怕破话现场啊。


要不然播出之后会被骂死。


说话间,大家来到一群考古工作者身后。


这一群考古工作者都带着头盔,在炎炎的烈日下,已经被晒得汗流浃背,有几个人甚至都有汗水不停的从下巴滴下来。


大家看着心头一震。


实在太辛苦了。


考古工作人员不容易啊!


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意。


“为什么不搭棚呢?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考古现场都是要搭棚的呀?”


蓝可依好奇的问道。


“那是大型遗迹。”


杨开兵解释说道:“而且,就算是大型遗迹也是在利用各种科技手段,确定了整个遗迹的范围之后才会搭棚,目的也不是让我们能有一个好的工作坏境,而是为了避免发掘出来的东西遭遇到qiáng光的照射而出现一些变化,或者遭遇到雨水的冲刷等等。”


“我们这个现场不需要,这种大太阳下工作,我们都习惯了。”


说着,黝黑的面容上露出一个憨厚的笑。


这话一出。


嘉宾们都忍不住有些心疼。


“你们真的太辛苦了。”


“谢谢你们为祖国发掘出那么多的国宝,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话说的


杨开兵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导演满意的看着这一幕。


他要的就是这个!


今天这一期节目的主体,就是为了致敬考古工作者。


苏烨却微微皱起眉头。


他发现,考古队的努力方向好像错了。


沉船的地点是在上游,如果往上发掘的话早就已经找到了,可偏偏考古队一直在下游纠结,就是不去上游。


这下游只随着时间水流冲刷下来散落的银子而已。


“你预计还要多久,才能找到沉船的位置?”


一个嘉宾问道。


“至少还需要两三天时间吧。”


杨开兵回答道。


“要是今天能找到就好了,大家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蓝可依感慨道。


“考古工作很复杂的,没有那么快。”


杨开兵笑着解释。


这时。


“沉船的地点应该在上游。”


苏烨突然说道。


大家一愣。


“上游?”


杨开兵一脸疑惑的看着苏烨,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们确实一直在发掘下游,但是根据我们知道的资料,以及上百年的地壳运动情况来判断,沉船出现在下游的概率非常大。”


“我是济阳人,有幸读过一些关于济阳的古书县志。”


苏烨说道:“如果我推测的没错得话,沉船所在的位置,应该在那儿!”


说着。


直接伸手指向上游考古发掘坑的边缘部位,提醒道:


“建议你们可以让人过去那里查一下。”


“你怎么知道在那个位置?”


杨开兵不信任的盯着苏烨问道。


这是属于他们的专业,不太喜欢别人指手画脚。


“我读了很多关于济阳市的古书,和各地的县志,我记得在一本县志上提到过,说附近一个叫庆华村的村民,在河流中发现了一些散落的金银。”


“而且还不止是一处,县志上有十多处记载。”


“把这些位置独立出来计算一下,应该就是沉船所在的位置。”


苏烨说道。


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jksw-sz.com 新起点小说手机版https://m.jksw-s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